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整个哲学史,“对象性”问题一直被隐藏于哲学基本问题之中,至今,依然很少有哲学家以此为视角来谈论。“对象性”的概念早在近代哲学以前的本体论哲学中便有所凸显,客观事物作为主体的对象,存在于主体之外。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具有相同本质的同一性,哲学家们或者“以人思物”,将自然力量人格化,从而缔造出“努斯”、“逻格斯”、“太一”等哲学中的“本体”;或者“以物思人”,将人生想象为一种宿命使然,从而“命运”成为了每个人不可超越的必然性。正是这种本体论中的对象性思维,让古希腊哲学经罗马世界最终融入了基督教的神学之中。
近代认识论哲学中,将客体纳入到主体之中,主客体关系转变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对象性成为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关系,近代经验论主张用存在来规定人的思维观念,最终导致了休谟的怀疑论;而唯理论则试图用思维来规定存在,结果导致了莱布尼茨理性的独断论。德国古典哲学中开启了由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向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的哲学变革。康德建立了用“思维”来同一“存在”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但却导致了对于主体理性能力的限制;黑格尔运用辩证思维完成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恢复了理性的绝对权威;费尔巴哈以“人本学”将黑格尔的抽象理性转向了现实的感性世界,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开始向现实领域回归。
马克思将主客体关系从思维领域转向了实践领域,将思维主体变革为实践主体,将思维对象变革为改造的对象,从而实现了对象性理论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表现为:主客体的关系由思维和存在的认识关系转变为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关系;主体对于客体的解释哲学转变为主体改变客体的行动哲学;主体在理性领域的抽象自由转变为社会实践领域的现实自由;这样,马克思的实践对象性理论不仅真正地终结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而且为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