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阈下的《唐国史补》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李肇所撰《唐国史补》作为一部具有补史之用的笔记小说,其历史价值历来受到学界重视,但其文学意义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唐国史补》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唐国史补》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上。《唐国史补》能够在简短的篇幅内,用凝练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同时运用对比刻画、侧面烘托、白描摹写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此外,它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也颇具特色。以上这些方面都使得《唐国史补》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上。《唐国史补》中保存了大量的唐代诗文作品。这些作品可作辑佚勘误之用,对弥补文学史的空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书中对唐代作家趣闻轶事的记载又丰富了作家的个性和气质。《唐国史补》还涉及了诸多有关唐代文学的批评,而唐代的文学思想和文风也可借此观之。此外,《唐国史补》还记载了丰富的唐代文化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帮助。以上这些内容的记载为唐代文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体现了其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因此,本文共分五章,分别从《唐国史补》的创作背景和目的,体裁的转变,本身的文学性,文学批评与文坛风气,价值和影响等方面对《唐国史补》进行较为系统的文学研究。希望借此弥补《唐国史补》长期以来文学意义阐发的缺失,为拓宽其研究视阈,略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文由绪论、主体两章,结语、参考书目等内容组成。绪论中包括了研究概况、选题目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在参考、归纳前人对蒙古族民间故事总体研究和动物故事的专题研究成
介绍一种新型石墨型烘干生产线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效果。 Th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graphite drying production line are introduced.
艳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盛唐艳诗创作虽不如前代繁盛,且其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被为当时流行的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所掩盖,却依然不影响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李锐必定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谈及李锐,必定也会绕不开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吕梁山系列”小说作品。《厚土》是李锐吕梁山文学的开山之作,也由此
<正>领导干部上讲台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举措。为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平台化趋势,平台型媒体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的未来形态。可以从平台型媒体概念的缘起入手,在梳理平台型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平台化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其诗独具个性,号为“诚斋体”,历来受人重视。也正因其诗名太盛,以致淹没了他的文名。事实上,诗歌固然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
印尼高等教育在独立后发展较快,目前其高等教育在结构构成上主要以民办高等教育为主,但是在教育质量上相对落后于公立高校,这与中国实行扩招后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同。
赵本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走上文坛,自处女作《卖驴》开始,他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以他生长于斯的那片土地——丰沛平原、黄河故道为背景展开的。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来
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倚重,是西方建筑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从《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中"以基本的几何形体求统一"这一论题入手,梳理西方建筑理论史中相关论题的发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