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佛教是一个独立的自生系统。经由西域传入的大乘佛学为中国社会所接受并最终形成深远影响,经历了译经、讲经和形成学派等一系列渐进的过程。早期般若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藉合,促成了六家七宗学说的形成,六家七宗是佛学在中国最初的争鸣。高僧与名士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人物品评和偕游自然等行为得以具体体现。般若学以“目空一切”的精神将人与自然同时从名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了自然审美意识的产生,并宣告了一个山水时代的到来。魏晋时期的自然审美在诗歌和建筑等艺术领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本文分四章来论述早期般若学的发展以及对魏晋自然审美意识的影响:第一章梳理佛教的传入及早期般若学的发展历程,找出六家七宗产生的内在依据,并略述六家七宗各派;第二章指出般若学从“格义”走向“得意”的历史过程,论述六家七宗的自然观念;第三章考证高僧与名士的交往及对社会风尚的引导,通过文人相互品评及四次不同类型的赏游自然,揭示自然审美的形成轨迹;第四章选取诗和建筑这两种艺术形态论证自然审美在艺术领域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