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间质血管形成可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阻遏肿瘤血管形成,可望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转移的目的。癸基泛醌与辅酶Q10结构相似,前期工作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和卵黄囊膜模型(yolk sac membrane,YSM)实验发现癸基泛醌可抑制血管生成,通过QPCR assay发现DUb处理HUVEC后可上调BAI1的表达,但癸基泛醌对肿瘤血管是否有抑制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动物肿瘤模型探讨癸基泛醌对肿瘤及肿瘤血管的作用,并揭示其如何上调BAI1而发挥其抗血管形成作用。枸杞多糖由多种单糖组成,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功能,前期工作发现枸杞多糖可以抑制小鼠肝癌的生长,同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本研究通过自发性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在动物水平以及在细胞水平探讨枸杞多糖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癸基泛醌上调BAI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1通过裸鼠人结直肠癌组织皮下移植模型及小鼠结直肠癌皮下种植模型,检测癸基泛醌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1.2通过基质胶实验及大鼠动脉环实验研究癸基泛醌对血管形成的影响,通过CCK8实验研究癸基泛醌对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1.3通过癸基泛醌处理内皮细胞,检测BAI1、p53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干扰内皮细胞p53表达,检测BAI1表达变化,阐明两者的关系。2枸杞多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2.1通过枸杞多糖治疗MMTV-PyMT自发乳腺癌小鼠模型和小鼠结直肠癌皮下种植瘤模型,探讨枸杞多糖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2.2通过大鼠动脉环实验研究枸杞多糖对血管形成的影响,通过CCK8实验研究枸杞多糖对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QPCR实验研究BAI1的表达情况。结果:1癸基泛醌上调BAI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1癸基泛醌对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减少肿瘤血管数量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体积(P<0.05);实验组的肿瘤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的重量(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中CD31表达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2基质胶填塞及大鼠动脉环实验发现癸基泛醌可减少血管形成基质胶实验空白组基质胶中无血管形成,对照组基质胶中有血管形成,实验组中血管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检测CD31结果示基质胶中血管密度实验组较对照组少(P<0.05),Elisa试剂盒结果示实验组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大鼠动脉环实验组血管形成较对照组少,且抑制程度与给药剂量相关(P<0.05);CCK8结果显示癸基泛醌对HUVE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半数杀伤药物浓度为21.6 μ M,对HDMEC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半数杀伤药物浓度为18.5 uM。癸基泛醌(0-100 μM)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lovo、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T26增殖无影响。1.3癸基泛醌上调HDMEC细胞BAI1、p53的表达癸基泛醌处理HDMEC细胞48小时结果示BAI1、p53的表达增多。采用siRNA沉默HDMEC细胞p53基因后,BAI1表达降低。2枸杞多糖抑制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作用的研究2.1枸杞多糖整体用药对小鼠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数量的影响通过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可抑制转基因小鼠MMTV-PyMT肿瘤生长及小鼠结直肠肿瘤的生长(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中CD31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2枸杞多糖对血管形成影响枸杞多糖不抑制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增殖;大鼠动脉环实验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实验组血管形成较对照组少(P<0.05);枸杞多糖处理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BAI1表达增加。结论:1癸基泛醌对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1癸基泛醌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抑制结直肠肿瘤的生长。1.2癸基泛醌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但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无影响。1.3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癸基泛醌通过上调血管BAI1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1.4 p53表达减少可下调BAI1的表达。2枸杞多糖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研究2.1体内实验:枸杞多糖整体给药可抑制转基因小鼠MMTV-PyMT及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小鼠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血管密度,故整体水平枸杞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具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2.2体外实验:枸杞多糖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但对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上调BAI1的表达,提示枸杞多糖亦可通过上调BAI1的表达参与抑制血管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