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证券市场自正式成立以来,就普遍存在IPO抑价现象,1995甚至创下了历史上最高的首日抑价率(640%)。研究者Boulton等(2011)对37个国家的IPO企业展开实证研究,得出各个国家的IPO抑价幅度排序,其中中国的IPO抑价程度是最严重的,高达120.7%,而美国、马来西亚与日本抑价幅度分别为33.9%、55.8%与42.3%。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市场还处于发育未成熟状态,支撑市场良好运行的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而监管体系作为证券市场运行系统的组成之一,可有效提升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消除掉市场内部无序、混乱的问题,进而保障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由于IPO公司与投资者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某些企业为达到上市条件并获取超额收益,会对数据进行编造。而IPO企业的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于IPO企业质量的判断,是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来源与依据。显然,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更为有效地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估价风险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就市场监管、会计稳健性对IPO抑价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梳理了关于市场监管、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的已有研究,然后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赢者诅咒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理论分析,进而结合前述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在既有文献基础上提出适合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接着,本文以2008年-2012年A股上市的IPO企业为样本,并将市场监管细化为法律制度和媒体监管两个因素,结果显示:在市场监管方面,当企业所处区域的法律制度越完善,IPO的抑价率越低。同时当企业处于较好的媒体监管环境中时,有助于降低IPO的抑价率。而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即会计稳健性越高,IPO抑价越低。此外,本文还考查了不同市场监管环境下,会计稳健性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市场监管程度高的环境中,会计稳健性对IPO抑价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在市场监管不足的环境中,会计稳健性与IPO抑价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