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先后经历了“缩小-扩大-高位平稳”的发展过程,目前处在较高水平,总体上是波动上涨的。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来看,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过程与全国整体基本一致,但地区差异性凸显。产业结构升级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两者联系紧密。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研究多是从全国层面展开,分地区研究的较少。所以本文试图探究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何影响其城乡收入差距,还分别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以及三大产业的视角进行更深层次的阐释。首先,通过构造相关指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情况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定量描述,以及分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结构升级对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采用200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看,产业结构升级会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经济发展、城市化、外商投资,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发展等都能有效的减小差距。从三大地区来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作用相对复杂,在中部地区其会产生缩小差距作用,而在东、西部地区则是会扩大差距。从产业结构升级的两个不同维度看,其产生不同作用,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缩小差距的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中部地区产生缩小差距的作用,东、西部地区是扩大差距的作用,且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缩小作用较强于高级化的扩大作用,这一结论为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支持。同时也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复杂。从三大产业产生的作用来看,三大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地区性差异。第一产业有效缓解了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增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第二产业在各地区均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产业减小了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会扩大西部地区的差距,对东部地区的扩大作用不显著。三大产业的分析结果更深层次的解释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本文综合考虑了地区的现实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情况,然后分别从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