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粉病是影响小麦高产和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控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抗白粉病基因的发掘对于小麦白粉病基因源的多样化和抗白粉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衍生的普通小麦种质N0308和N0324为对象,采用抗性鉴定、常规遗传分析和非整倍体分析的方法,对两个种质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种质N0308和N0324分别来自于杂交组合野生二粒小麦G25×普通小麦品种陕253和杂交组合野生二粒小麦5055×陕253的后代。苗期和成株期分别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E09和陕西省白粉菌混合菌系的抗性鉴定结果为:N0308、N0324、G25和5055均表现高抗至免疫白粉病,而陕253表现高感白粉病。这表明野生二粒小麦G25和5055抗白粉病,二者的白粉病抗性已经分别转移至普通小麦种质N0308和N0324的遗传背景之中。2.苗期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E09进行鉴定,N0308与高感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优225、陕160和阿勃杂交的F1代植株均表现高抗白粉病,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的分离比例3∶1;一套感白粉病普通小麦阿勃缺(单)体系与N0308杂交,F1代植株均表现高抗白粉病,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除组合阿勃5BM×N0308偏离期望比例3∶1外,其余组合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3∶1,表明N0308携带位于小麦5B染色体上的单显性抗白粉病基因。3.苗期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E09进行鉴定,N0324与高感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优225、陕160和阿勃杂交的F1代植株均表现高感白粉病,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的分离比例1∶3;一套感白粉病普通小麦阿勃缺(单)体系与N0324杂交,F1代植株均表现高感白粉病,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除组合阿勃2BM×N0324偏离期望比例1∶3外,其余组合F2代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1∶3,表明N0324携带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单隐性抗白粉病基因。N0308和N0324可以做为抗白粉病亲本材料应用于小麦的抗白粉病育种;两个种质所携带的来自于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结果为进一步筛选与两个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