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资产减值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经过20余年的发展,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SFAS144“长期资产减值与处置会计”。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在借鉴美国准则的基础上发布IAS36。中国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提出了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是我国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提出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的概念。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全面贯彻谨慎性原则,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下简称旧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财政部又制定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内的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是规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长期资产减值的具体处理的具体准则。本文主要探讨长期资产减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阐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并对国内长期资产减值概念的提出,国内外文献进行介绍和评论。第二章对国外资产减值准备、国内资产减值准备历史回顾、评价,讨论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对于长期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并通过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的适用性、国际趋同性。同时通过比较发现差距,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提供借鉴依。第三章是对新会计准则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阐述了长期资产概念、长期资产的分类、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概念、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的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与会计报表使用者关系分析研究,主要着重于理论研究和探讨。第四章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房地产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会计报表分析,阐述长期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第五章是对完善我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是:我国自2 000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制度》以来,国内会计学者对资产减值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和局限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上,对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很少。实际上,长期资产减值的分析对于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同等重要。论文主要采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数据和案例进行佐证分析,以期有助于规范我国长期资产减价值会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数据的收集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在实际的撰写过程中感觉到最大的困难是长期资产减值相关数据的收集,因为2007年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报表进行了大量的改变,数据只能靠手工统计,工作量很大。所统计的数据量不够,如果统计的数据足够多,更能说明问题。更加之由于本人专业知识的局限,文章很多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