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及步骤,研究三踝骨折的骨折类型和临床内固定治疗方案,同时探讨配合中药进行治疗的优势,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临床经验,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三踝骨折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实习期间在医院所接触三踝骨折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3例,女10例;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35.6岁;左侧为13例,右侧为20例;其中车祸伤19例,摔伤12例,其它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内固定+中药治疗组。参考术前发病原因,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以Lauge-Hansen骨折分类法[1-2]为标准进行分类,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注意手术入路的选择,软组织的保护,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的注意事项,本次所选病例外踝骨折均采用解剖钢板,内踝均采用空心钉,后踝均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以及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内固定+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按照骨折三期辩证行中药治疗。骨折术后随访1个月~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2周疼痛的发生例数;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见附录)对随访患者进行评分,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有9例患者行急诊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5分钟,平均住院日7.0天;余24例患者择期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20分钟,平均住院日13.4天。2.33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获得了比较好的功能恢复,X线显示骨折断端愈合良好。1例患者未遵医嘱过早下地活动造成内固定松动,经二次手术治疗后功能恢复良好,随访观察,其中优23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94%,疗效满意。3.两组患者术前足踝部的局部情况比较及统计学分析:P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结果: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在术后疼痛方面的对比,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3月以上两组患者足踝功能评分结果及统计分析: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踝骨折急诊行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可减轻患者及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的负担。2.三踝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和固定方式,要求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结合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尤其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4.结合中药治疗远期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提高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且疗效确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分析了交通方式服务可靠性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并将其引入到效用函数中,提出了考虑方式服务可靠性的效用函数模型,给出了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均衡配流模型.利用灵敏度法分析了不同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cpis-rupprechtii Mayr.)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特别是在冀北山区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是当地主要的目的树种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LMB)的形成胶束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协同增效作用。发现SDS和LMB质量比在7:3至3:7
沥青混合料具有疲劳自愈特性。通过室内四点弯曲疲劳试验,采用"疲劳-愈合-再疲劳"的试验方式和单因素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养护时间、温度、集料级配及沥青胶结料种类对沥青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决定在喀什建立经济特区,这标志着喀什由开发式发展阶段进入了开放式的发展阶段。开放式的发展给喀什地区带来快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
当前,村小教师的学历、工作、生活现状及问题是:第一学历中师和大专学历一半以上,年轻教师的比例高,日常工作量大质弱,拼车回县城现象明显,办公条件紧张,生活条件艰苦。有制度方面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城中村呈现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筑品质不高、安全隐患严重、治安问题突出、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等诸多严重问题。而且它
在日常的生活中,船舶机械故障较为常见。船舶机械设备在运行时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故障的出现对船舶机械的性能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最终阻碍了船舶的正常运行。为确保船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有重要影响,准确分离和定量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本研究利用APEC会议期间及前后(2014-10-15~2014-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国时期的武术期刊进行梳理,提出近代武术思潮是尚武精神、国术科学化以及全民国术化。在思想激荡的民国时期,众多武术期刊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武术思潮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