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癫狂形象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五四”文学和“海派文学”进行研究。在现代性理论的视野下,对癫狂形象作出描述与分析,并指出癫狂形象与中国现代的危机关系。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言:阐释“癫狂形象”的含义,并说明“癫狂形象”与“中国现代的危机”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把“癫狂形象”作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副面孔。第一章:鲁迅:铁屋中的疯狂。以鲁迅小说中的癫狂形象作为考察对象,并将他们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鲁迅通过描写传统人格的崩溃,揭示出中国意识的危机;通过描写现代人格的分裂,表达出追求现代的困境。同时,《狂人日记》为我们打开了多重审视的空间,试图完成常识视野与真理视野的辩证。第二章:“五四”文学中的癫狂。以“五四”文学中的癫狂形象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郁达夫、郭沫若以及乡土作家(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进行研究。他们的作品,通过对癫狂形象的塑造,从不同角度表达出对中国现代性的危机式理解。第三章: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以“海派文学”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穆时英、施蛰存、张爱玲进行研究。他们的作品,通过对癫狂形象的塑造,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中国的现代性危机。结论:现代作家所创造的癫狂形象,是中国现代的危机的表征。“危机”有双重含义:危机式的追求和追求中的危机。癫狂形象,正是这双重危机的表征。它一方面揭示出追求现代性的迫切、焦虑和孤注一掷,另一方面又揭示出现代性所带来的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