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与村落共同体——以鲁中Z村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粮食产量的70%都来自于灌溉农业。对水资源的控导,不仅有防洪避害的内容,也有兴水之利、以利民生的重要意涵。  学界关于农田水利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水利工程技术史向水利社会史、从“治水社会”向“水利社会”转变的学术转向,丰富了水利史的研究层次,扩展了水利史的研究内涵。但是,历史文本资料和实物资料分布地域的不平衡性和学者研究旨趣的倾向,却使得农田水利的研究呈现出“特定”区域下的“历史性”研究的学术景观,而对处于不同自然地理与水文状况下的当下的中国其它地域来讲,被给与的关注与研究显然不够。这种研究时序的错位和研究区域的狭窄,无疑极大影响了对中国农田水利现状的整体性的把握。  调查点鲁中Z村是位于山东省中部黄河灌区平原上的普通村落,不仅拥有引用黄河水灌溉所带来的效益与便捷,整个村庄的灌溉活动还呈现出在其他研究中所少见的集体性和秩序性。从村落内部来说,这种秩序的产生既有水量充足、灌溉渠系完善、所有权明晰的客观条件,也得益于民间协同劳动中基于血缘、地缘和熟人情感的组织惯习和村委会所代表的集体权力的制度化安排。除此之外,村民们的理性算计与对村落内部诸如舆论等软性制约力量和规则的敬畏之间的张力,是秩序达成的深层动因。从村落外部来讲,政府对与村庄衔接的上一层级大水利的持续介入以及政府主导下的水利工程协会的巧妙运作,也是Z村农田灌溉中秩序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极。  而村落共同体作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的经典命题,在当下也并未过时,引入村落共同体概念来研究农田水利问题,对两者来说,可以在双向的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认识与了解,对村落农田水利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层面较细致地认清村落共同体运行的内在理路。土地流转之后,村民与耕作和乡村水利方面的传统联接被打破,最后的大规模集体协作机会丧失,Z村落共同体仍以一种顽强的姿态继续存在着。而在离农离村和城镇化改革的背景之中,这种顽强还能存在多久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在这种趋势下,对Z村村落共同体的判断与思考也应该是开放式的。
其他文献
法律援助,是指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依托社会,有效整合政府和社会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等资源,调动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