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心肌氧化应激及心肌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评估其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CON),余40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NAC低、中、高剂量组(50m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心肌氧化应激及心肌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评估其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CON),余40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NAC低、中、高剂量组(50mg/kg/d、100mg/kg/d、200mg/kg/d),各10只。12周后测定大
其他文献
2000年以来,医药品与个人护理品受到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药物经人体或动物摄入后,只有少部分发生代谢,大部分最终以原形通过尿液或粪便进入水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目前人类对其认识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开展关于药物毒性的研究。本研究选取维甲酸X受体激动剂/抑制剂(氟-蓓萨罗丁、UVI3003、HX531)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暴露,用胺碘酮和克霉唑
首先,针对齐墩果酸难溶于水,生物体内半衰期短,绝对生物利用度低,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等缺点,本研究提出了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接枝到齐墩果酸(OA)上,得到高分子偶联药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丁二酰齐墩果酸(mPEG-OA)。同时,针对应用广泛且高效的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毒副作用较大,合成了N-乙酸取代的5-氟尿嘧啶即5-氟尿嘧啶乙酸(5-FuAc)。然后,利用几种光谱技术,分别研究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对人单核巨噬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G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G1ABCA1,ABCG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三组:空白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100mg/L)组;罗格列酮(100mg/L(ox-LDL)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LA)对卡那霉素(kanamycin,KM)致毒小鼠耳蜗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p38MAPK)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表达的影响
目的:随着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癌症正在成为引起人类非正常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目前每年在全球有大约700万人死于各种癌症。癌症的发生原因非常的宽泛,除去病毒、细菌、物理、化学和遗传等因素外,自身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的降低也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原因。在正常人体内,也会有细胞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癌变,这时,人体免疫系统会将其在最初阶段发现并杀死。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机体,癌变的细胞则可能逃脱监视,从而引发疾病。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情稳定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34+/VEGFR-2+EPCs的水平,并超声测定其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选取经冠脉造影排除CHD的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该CH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FMD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并对EPCs数量与FMD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病情稳定的CHD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药物治疗后随访12周,再次测定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⑴.假手术组(8只):冠脉左前降支(LAD)穿线不结扎180min;⑵.缺血再灌注组(16只):结扎LAD60min后再灌注120min;⑶.阿托伐他汀组(16只):结扎LAD前阿托伐他汀20mg/Kg.d灌胃3d;⑷.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L-NNA)组(16只): L-NN
目的:本论文从贮存温度、保护液组分优化和剂型三个方面对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质量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对于贮存温度的验证,产品采用常温贮存和反复冻融两种处理,分别对各个样品的酸碱度、病毒颗粒数、病毒活性单位、比活性和p53生物学活性5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保护液丙三醇添加量的优化试验,分别进行不同保护液样品的-20℃长期稳定性试验和4℃加速稳定性试验;对于剂型的研究,将冻干剂型和现有的水针剂对于
本论文对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 (Sw.:Fr.)P. Karst.]进行了发酵工艺的研究并对其发酵产物和所含的单体化合物(3-乙酰氧基-8,24-羊毛甾二烯-21-酸)进行了抗肿瘤和免疫增强实验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抑制肿瘤的保健品(红缘抑瘤片)。本文以红缘拟层孔菌为发酵菌株,对其发酵所采用的基础培养基进行筛选,并对红缘拟层孔菌的升罐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目前,肿瘤的治疗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肿瘤自身的多药耐药。虽然研究表明了多种可能的机制,但其明确的机制依然未知。本论文以肿瘤治疗的常用药物阿霉素为实验对象,主要通过分析阿霉素在野生型细胞(MCF7/W)和耐药细胞(MCF7/ADM)中的分布、代谢变化、转录因子表达差异以及耐药标记性蛋白分析,维生素E类似物γ tocotrienol对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等实验手段,探讨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本课题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