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无痛蜂疗法治疗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与常规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评估其提升白细胞、改善健康状况及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拓展一种安全、绿色、有效的综合疗法。方法:本研究将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及传统疗法科选取合格受试患者66例,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按照患者是否自愿接受中医无痛蜂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于治疗第1、3、5天行无痛蜂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地榆升白片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的第2、4、6天(治疗后)及治疗后第14天(随访)复查血常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第6天)及随访(治疗后第14天)进行KPS评分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对患者白细胞回升状况、健康及中医症候的改善进行评估,并记录研究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各项数据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1.白细胞计数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显效8例(26.67%),有效18例(60%),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3例(9.38%),有效20例(62.5%),总有效率71.88%,两者治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方面,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KP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KPS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KPS评分与治疗后KPS评分的差值组内比较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与治疗后KPS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疗法在治疗期间均未能明显改善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健康状况,但治疗结束到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由此可推测无痛蜂疗法对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远期的健康状况改善可能有一定的意义。3.中医症候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的中医症候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把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和治疗后与随访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缓解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症状。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评分差值和随访与治疗后的评分差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整个观察周期,不论是治疗期间,还是治疗结束到随访期间治疗组对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高。4.不良反应观察研究中,治疗组仅有8例(26.67%)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低热3例(10%)、局部皮肤反应5例(16.7%),经简单处理后均可消退,无后遗症状。可见无痛蜂疗法是一种安全、绿色的的中医传统疗法。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说明无痛蜂疗法治疗结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即时疗效明显,并且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引起的相关症状。虽然不能在短期内提高患者健康状况,但对于远期健康状况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意义,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这一有效、安全、绿色的疗法为结肠癌化疗患者可如期、轻松接受化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值得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