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都市女性白领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女性白领的发展壮大,是我国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广泛就业的表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交往及婚育选择,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对都市女性白领尤其是都市青年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研究,为认识和解读社会结构变动和中产阶层陷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对于检验和反思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身份建构”是指对身份进行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外部建构力量。它既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产物,又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体,还是一种静态表征与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本文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梳理都市女性白领身份意象的基础上,以上海外企的女性白领为的实证分析样本,用结构二重性来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从职业身份(声望)、物化身份(财富)和交往身份(权力)三方面立体呈现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实践维度和行动逻辑,阐明她们身份危机和地位恐慌的意外后果,探寻她们身份再造和身份突围的协同策略。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来看,作为一种规范性要素,职场丽人和身份认同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理想预设和心理契约。职业身份、物化身份和交往身份分别是她们身份建构的权威性资源、表意性符码和配置性资源。而身份危机和身份突围则是她们基于反思性监控的理性化行动。本文认为,在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下,都市白领是青年职业女性身份建构的参照系,不断晋升更高的白领层级是她们身份建构的努力方向。目前,对白领身份的社会界定相对清晰,个人界定相对模糊。在白领内部,还有较多的层次。伪白领游走在白领与蓝领的身份边界,希望早日成为真正的白领,底层白领希望晋升中高级白领,而中高级白领又梦想成为金领。本文中接受访谈的大多为青年职业女性,她们部分人对自己的白领身份还不太确定,身份归属既模糊又清晰。部分人还属于伪白领阶层。多数人认为,为达到白领身份,还需要不断努力。同时,白领的性别差异还非常明显,女性白领比男性白领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期待。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身份迷失与身份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身份认同的不准确或身份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关。在身份建构的客观测量上,目前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体系。受阶层内部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工作年限,以及是否购置房产等变量的影响,都市女性白领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主观努力会表现出不同的样态。然而,她们身份建构的基本维度和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普遍有一种强烈的身份张力,这正是当下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总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白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我国当下的都市女白领在职业分化、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阶层地位来看,相对静止的社会流动和越来越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外在约束;从心理机制来看,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冲突竞合与和谐共生是同步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比男性白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从主体性回归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环的怪圈,开展身份突围与身份重构,是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重大人生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