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和谐社会的概念首次提出,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而且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政治行为发生了变化。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深入人心,和谐社会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人们对于政治的情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赋予了政治认同新的内涵,使政治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和谐社会视野下政治认同的特征与规律,针对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找出应对措施,逐步探索可行性路径,最终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正文一共份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公民政治认同的概念与功能。公民政治认同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背景的概念,它是指政治主体在社会实践、政治生活、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矛盾与冲突等过程中通过与其相互作用、相互认知、相互判断、相互反映,而使公民在情感、意识及精神上对政治客体产生能动的心理反映,根据自身评价标准表现出认可或排斥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体现为积极或者消极的政治态度,参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自觉促进发展与完善政治体系良好运行的行为;另一方面政治客体根据政治主体的行为反馈做出一系列有利于其稳定与发展的调整,达到政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政治认同是政治制度构建的核心环节,也是执政党统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它能够有效地评价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前提。第二章,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政治认同的内容与特征。公民政治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反映着我国现存的政治主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谐社会领导者、和谐社会指导思想、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等内容支持与信任的态度和程度,在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2004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公民政治认同也呈现出层次性、协调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多元化的特征。第三章,公民政治认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二者具有一致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实现目标等方面;其次,公民政治认同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和谐社会能够保障公民政治认同的实现。第四章,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亦是满足人民和平发展的愿望,既是立足于世情国情,亦是适应了新的趋势;既是维护群众利益,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方面发展仍然不完善,我国公民政治认同也存在着诸如对政治制度认同、执政党认同、国家认同、政治价值观认同等问题与挑战。第五章,加强公民政治认同建设,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章节主要针对和谐社会下公民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的探讨。公民政治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它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公民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索,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稳定向前推进。本文主要是从和谐社会这一视角出发,阐述公民政治认同的内容、功能与特征,研究公民政治认同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每一问题提出可行性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