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尔曼理论对冯译《飞鸟集》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泰戈尔在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文字简约却富含哲理的诗歌。1916年出版的《飞鸟集》是我国最早翻译的诗集之一,至今仍有许多忠实的读者,其中以郑振铎翻译的版本备受推崇。然而,在2015年,中国诗人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因其独特的译风和大胆的用词,一经出版便引发了热议,小到个人,大到翻译界,许多人对此进行了批判,而李银河却公开表示这是她看过的最好的译本。忠实的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究竟怎样的翻译才算是好的翻译?翻译批评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评判?因此,如何对此译本进行规范系统的翻译批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众所周知,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同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采用取决于译者,而通常情况下,不同翻译风格的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尽相同,这就导致各个翻译成品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传统的翻译批评更多注重对翻译风格和翻译方法(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讨论,而没有提出比较系统的翻译批评方法和步骤。基于此背景下,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实践家、理论家,结合自身的翻译批评实践,以现代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完成了《翻译批评论:约翰.唐》这一著作,想要通过此书使得翻译批评实现理论化,他提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全面考查译者的翻译立场、翻译方案和翻译视域,提出一个可操作的批评方案,确立翻译批评体系的框架。本篇论文着重介绍了贝尔曼的翻译批评理论,并运用此理论分析了中国诗人冯唐的译本《飞鸟集》,通过四个步骤,从阅读和再阅读译文,阅读原文,寻找译者,到最后分析翻译作品,一步一步运用此理论的客观全面地分析此译本,探寻作者翻译背后的原因,希望借此能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点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隐喻和象征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主要特点和魅力所在,采用巧妙的隐喻或象征手法,弗氏在其诗歌中表现了他对大自然和人类存在的理解和剖析。弗氏突破了常见的本体与喻体之
研究了用盐酸从炼铅厂烟化段产出的锌烟尘中浸出分离铅和锌,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盐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铅、锌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
2004年1~3月在小兴安岭通河林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食痕调查,对斑羚(Naemorhedusgoral)的冬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斑羚冬季主要以枯草、落叶和
俳句是日本最短的诗,是日本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俳句由“5-7-5”共十七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俳句中,诗人运用优美而
曳纲是拖网渔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曳纲进行力学计算,不但对于研究拖网渔具,而且对于拖网作业水层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拖网船匀速直线运动时曳纲作为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
<正>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指不同行政边界的地区之间在空间上相互联系,不断克服和消除区域发展中的种种阻碍,实现市场的竞相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近年来,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基于此,本项目通过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