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越来越重视古典文化资源的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抒情传统”是以中国旧学(考证学)与西方诗学(史诗戏剧)两个参照系之下形成的一种时代产物,是陈世骧提出的诠释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诗学理论。台湾作为“中国抒情传统”论的重要舞台,从高友工开始便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因此,对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的梳理也很必要。萧驰先生对“中国抒情传统”进行了定义:“承陈(世骧)、高(友工)的学术思路而来,自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脉络,或比较文化的背景去对以抒情诗为主体的中国文学艺术传统(而非局限于某篇作品)进行具理论意义的探索。”①本文通过对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研究的前因后果及学者们的理论建构,来揭示这一理论在台湾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学者们的反思揭示此一理论的理论缺陷,并试图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视野下,对研究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进行了简要陈述。本文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其中,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台湾抒情传统论述的发展阶段、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采用的问题导向意识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即本文的正文部分,采取同中求异的方法进行台湾“中国抒情传统”论述的梳理,从源头之辩到各种理论建构与解构,介绍了它的源头之辩,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陈述;其次,还对它几十年来的成效及面向进行了剖视。第三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前文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并将未来之路的困惑置于最后,期待更适宜的研究方法的出现。第一章分析台湾“中国抒情传统”论述成为热点的原因。简而言之,有主客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台湾的学术路径与高友工带来的理论不谋而合,加之台湾学术的责任感,在中西交流中寻求文化认同的企图,挑战了“五四”一代学人的传统研究方式是一方面原因;其次,历史机缘上,中西交流的背景与挑战,台湾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理论自身强大的阐释力都促使“中国抒情传统”在台湾如火如荼的发展繁衍。本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原因的分析,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它的历史地位,也能更准确地评价其贡献。第二章分析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研究的建构之路。首先,对其源头的追溯是学者们的聚焦点,因此,对源头之辩的梳理便需在建构之端开始梳理,并且,对源头的认定也能体现一些学者的学术思路,更利于把握此一传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评价标准。其次,梳理了从鼻祖陈、高开始的“中国抒情传统”到了台湾之后的发展脉络,由来自台大及台湾清华大学等学者分别对“中国抒情传统”进行了延伸阐释,笔者通过张淑香、郑毓瑜的本体论构建及重要概念“感物”的创新阐释,展示了台湾学者的反思意识及对古代文论的关切;在建构梳理中,笔者也穿插了蔡英俊、吕正惠、柯庆明、黄锦树等台湾学者的观点,以期能更全面地展现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的发展面貌。本章末尾,笔者加入了两位“解构者”——龚鹏程、颜昆阳的观点,以增加思辨性,并能更完整地展现其发展全貌。第三章,侧重于对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研究做整体的反思论述,并于现代视野中观照其论述的成效。接续第二章末尾龚、颜对“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批判与瓦解,我们也要正视其历史意义及价值,从理论的产生背景来说,无疑具有为中国文学正名的重要意义,从理论自身来说,虽然有很多缺陷,但是其以包容性极大的内在张力扩宽了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路径,对“抒情”与“内心独白”的聚焦,也使文学研究向内转,跨文体及文化学的研究视野也启示了现代学者,不仅对文体分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也启示了现代学者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是需要具备宽广的文化史视野。第三部分,结语。毋庸置疑,台湾“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以中西比较的视野、自身文化的关切,沟通中西、跨越古今,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它的缺陷却不得不直视:关于单一论述是否导致范畴多样性的缺席,关于理论基础是否具有科学性,关于中国文典文学研究的新方法,这些都是笔者疑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