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包括艺术生产方式在内的精神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在艺术生产方式内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对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技术变革的影响下,艺术生产力表现出新的特点,艺术活动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艺术生产论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生产力理论是随着艺术生产论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包含着艺术生产力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对这一理论加以发展,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力”的概念,并把技术看成了其中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中国当代学界把艺术生产力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完善了艺术生产力理论的内涵,研究了艺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对当代技术变革中的艺术生产力研究,应以传统技术条件下艺术生产力存在状态为参照系。在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技术条件不同,艺术生产力的水平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各个时期的艺术生产力要素之间强弱对比关系不同,艺术活动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20世纪中期以来的后工业社会中,当代技术变革使艺术生产力诸构成要素之间的强弱关系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技术要素在艺术生产力中的地位从边缘向中心移动,并改写了生产力的内部结构。首先,当代技术本身已经成长为艺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次,它以强势身份对劳动者的能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传统生产力要素施加影响,使它们纷纷走向了技术化发展道路,发生了技术化转向。这样,一种可以称之为“技术化的艺术生产力”的生产力诞生了。在艺术生产力构成中,传统的艺术生产力构成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主要要素。在当代技术变革的影响下,技术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力要素。技术要素不仅包括原来处于劳动者要素之中的艺术技巧这一主观方面的技术,而且包括原来凝聚于生产工具之中的物质技术。在当代技术变革这一特殊语境中,技术要素在艺术生产力中的地位提高了,作用突显了,它从辅助性要素转变为主导性要素之一,技术化也成为当代艺术生产力的标志性特征。在技术化艺术生产力推动下,当代艺术生产活动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传统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出现了新的存在状态;近现代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影视艺术、摄影艺术领域,出现了以技术促进艺术表达的趋势;新媒体技术条件中产生的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超文本性、互动性等新的审美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等艺术样式的产生可以看出,当代新形态艺术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当代技术,当代新形态艺术从产生到发展都以技术为基础,艺术无法超越技术而存在。当代新形态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打下了技术进步的烙印,甚至于技术本身就渗透在艺术之中,审美活动就在对技术的欣赏中进行。技术的表达已经不仅是处于艺术呈现的外围,也不只是作为载体起作用,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了艺术的本质之中,成为艺术存在与呈现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精神的传达。重视当代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需要关注数字技术时代下艺术生产力的转变,重视当代技术语境下的艺术新动态;需要关注艺术生产力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研究艺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需要关注艺术生产力在技术推动下发生的转型,重视转型过程对艺术生产活动的重大影响;需要摆脱技术决定论与传统艺术理论研究中轻视技术的思想。当代技术化艺术生产力给艺术活动带来了正、负双重价值上的影响,它既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又遮蔽了艺术审美效果;它建构起了技术化时代的新人文价值,消解了艺术作品中的传统人文精神。在解读技术变革对艺术生产力的影响时,既不能偏执于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进步可以主宰艺术的一切;又不能忽视艺术生产活动中的技术要素,成为因循守旧的理论保守主义者。只有既重视当代技术化艺术生产力在艺术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强调艺术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才能促进当代艺术生产实践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