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菜种质多样性研究与抗逆基因挖掘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麻菜是十字花科重要的植物遗传资源,耐寒性较强并且耐盐碱、旱涝、瘠薄,对环境要求低,是北方干旱地区一种重要油料作物。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 11份芝麻菜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和回归关系。偏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全株角果数(X7),每角果粒数(X8),千粒重(X9)和主花序角果数(X6)对单株产量(Y)贡献为正且极显著,二次分枝数(X4)和株高(X1)贡献为正且显著,而分枝高(X2)对单株产量贡献为负且显著(P<0.05)。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 Y=-2.134 + 0.010X1-0.011X2 + 0.049X4+ 0.028X6+ 0.019X7 + 0.056X8 +0.465X9。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每角果粒数,主花序角果数,千粒重,二次分枝数和株高。二次分枝数通过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株高、主花序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分枝高和千粒重通过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表现轻微的负面影响。首次发现芝麻菜黄籽材料,筛选到一些单株产量高、植株高、抗病性好等优良性状的芝麻菜材料。研究发现在20%PEG处理下,芝麻菜根长受到促进,但是芽长和苗鲜重受到抑制,其他耐旱指数影响不大。芝麻菜RRL,RSL,RFSW,RSV比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高得多,但RSG,RMGT,RGV和RGDR差异不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三个成分解释了85.464%的总变异。PC1解释了43.888%的总变异,PC2解释了27.846%的总变异,PC3解释了 13.73%的总变异。UPGMA聚类分析表明,测试芝麻菜材料可以聚类为5个大群。第一个大群基本上对干旱敏感;第二个大群总体是轻微-中度抗旱。第三大群包括具有较高的PC1和较低的PC2,总体比较抗旱。第四大群PC1总体偏低,对干旱高度敏感。第五大群包总体表现高度抗旱。采用SSR分子标记,NTSY聚类分析把199个芝麻菜品系和一个埃塞俄比亚芥品系分为7大类群,有4份芝麻菜品系和埃塞俄比亚芥游离在外。三维主坐标分析表明芝麻菜可以分为2大类群,其中C9、C86、C132游离在外。二维主坐标分析大致将芝麻菜分为4个主要的类群,其中C9、C14、C132游离在外。芝麻菜萌发5天后幼苗用液体MS/20%PEG溶液处理,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KEGG富集分析表明,在抗旱芝麻菜而不是敏感芝麻菜中,涉及到α-亚麻酸代谢、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异喹啉类生物碱生物合成,莨菪烷、哌啶及吡啶类生物碱生物合成,矿物质吸收等代谢途径的差异基因,全部上调表达;而涉及到核糖体,核糖体生物发生,嘧啶代谢,RNA降解,乙醛酸及二羧酸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双组分系统,甲烷代谢,光合器官碳固定,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代谢途径的差异基因,全部下调表达。BLAST分析表明,PEG胁迫下在抗旱芝麻菜中有47个Unigene上调最显著(log2 ratio≥8),包括3个海藻糖磷酸磷酸酶基因,2个丙二烯氧化物酶基因,2个乙烯响应转录因子基因,2个低温诱导蛋白基因。与此同时,特异下调最显著(log2Fold Ratio≤-8)基因275个,其中包括38个核糖体蛋白基因,4个抗病蛋白基因,2个羧肽酶基因,2个细胞色素b5基因,4个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4个热休克蛋白基因,3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2个赖氨酸--tRNA连接酶基因,2个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2个焦磷酸-活化液泡膜质子泵基因。克隆了芝麻菜NAS和DREB2A基因并构建过表达载体。建立了芝麻菜高效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上述研究结果对于芝麻菜种质资源利用,抗旱机制解析与抗旱基因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属性离散化能够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得到更加简短、精确且易于理解的规则。针对现有离散化方法在选择断点时没有考虑属性间和属性内断点的互斥性且不能保证保持决策表的不可分
国内外长期沿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如可消化蛋白、粗蛋白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体系,虽然在动物生产中具有科学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分别提出了
本文根据沪深两地97家上市公司2001~2005年连续5年年报数据,对97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并没有显
采用取代系列实验方法,在不同种植密度比条件下,通过测定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植株生物量、株高和功能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杂交稻对于促进粮食增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三系杂交稻仍然是杂交稻的主体,其利用基础则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中细胞质雄性不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必须讲究工作艺术,建立班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班级奖罚机制,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类对于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发电机是能产生电源的重要设备,本文对某汽轮发电机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剖析论述。
以玉米芯粉为主料栽培褐蘑菇的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出菇管理,获得了二次发酵技术栽培褐蘑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15%以上,且由于玉米芯的理化性质是透气性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