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信贷条件来调节社会信贷总量和货币流通量、实现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当局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高度重视包括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在内的综合平衡问题,但由于权力过度集中,经济运行受个人意志影响很大,我国经济运行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只能采取“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模式。由于货币政策效果更加依赖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也由于货币政策“时滞”效应日益明显,在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最终目标之间设立中介目标以提高政策效果,就十分必要了。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介目标所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 (1) 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要能够实现对中介目标的有效控制; (2) 相关性,即人们要能够从中介目标的变化中比较准确地预测到未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 (3) 可测性,即中介目标要能够被及时、准确地测量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博弈论分析方法的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义被赋予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是:1)中介日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强化对中央银行的约束;2)中介目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但即便如此,相关性、可控性与可测性仍然是判断一个经济变量是否适合充当中介目标的基本标准。从国际经验看,充当中介日标的经济变量主要是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而且,随着历史条件的转移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以二战后的英国为例,充当中介目标的经济变量先后有利率、货币量、汇率、零售物价指数(1992年至今)。 从维持物价稳定的角度看,货币量充当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从费雪交易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国民收入增长率已知的情况下,只要控制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就可以保持物价稳定。 利率充当中介目标的典型是美国。在美国,“货币主义实验”的失败使货币内生的观点得到复活。根据货币内生论,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的,货币当局不能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这样,货币当局就只能转向真实利率了。 汇率充当中介目标的内在依据是“一价定律”:在商品自由流通的条件下,如果舍象掉运输成本等因素,两国间同种商品的价格,通过汇率折算以后应是相同的。如果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同某一强势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而该强势货币国家又维持了物价的稳定,那么,该国可贸易产品的价格也必然是稳定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又出现了“盯住通货膨胀率”,即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充当中介目标。央行根据对未来物价变动趋势的估计,确定到底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采用预期通货膨胀率充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依据是货币当局相信货币量、利率、汇率等指标的变动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物价变动的趋势。 新中国吸取国民党反动统治推行通货膨胀政策剥削广大人民、支持反革命战争的深刻教训,高度关注物价稳定问题,高度重视包括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在内的综合平衡。但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的运转是靠指令性计划推动的,可以用来监测信贷规模乃至总需求是否适当的指标很少。当时,由于实行了严格的现金管理,现金流通主要被局限在生活资料交易的领域里。而生活资料市场供求的特点就是它不仅受指令性计划的影响,也要受全社会*资发放和倍民个人购买意愿(或持有现金意愿)的影响。如果社会投资盘于女排得过大、信贷规模超过实际可能,就会造成现金发放过多和生活资料市场供求失衡。这样,通过迂回的方式,现金投放就具有了反映社会供求总量是否平衡的功能。 在多年的实践中,人们还总结出了1:8的经验数据,即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在流通中现金总量约八倍的水平上,商品流通和市场供应才会比较正常。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严格说是在1985年以前),我国判断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与否的中介目标就是现金投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金流通己不再仅仅局限在消费品流通领域,存款也不再仅仅局限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两者流通范围的交义使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转换日益频繁,仅仅控制住现金投放己不能有效维持总量平衡和物价稳定了。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控制贷款规模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过去只控制各专业银行存贷款计划差额的办法,对贷款规模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开始使用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规模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己被突破,但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惰况卜.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控制补会信用、维持总量平衡的措施。它不仅包括有贷款总量控制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有按行业、按地区、按资金性质发放贷款数量的结构控制指标,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党的十四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卜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川。在明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