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结构定型、意义精辟的词组或句子,以定型化的形式表达整体性的内容,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都有大量生动鲜活的成语,它的形式和内容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比单个词要鲜明,是民族文化的全景透视,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成语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们世世代代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归纳出来的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类思想通过观察和推理的成果。它们作为人们生活经验的产物,就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必然带有使用者对世界的解释或认识。语言的背后总是隐含着一定的人文历史特点,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
汉语词语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汉语本身在发展演变中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很多变化。汉语与外来语的接触,外来语带入汉语的一些异质成分,给汉语词义的变化带来一些独特现象。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佛教信徒把佛经带到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中国的百姓渐渐接受了佛教教义,而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接受了它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语言层面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并且受到汉语词语、词义系统的制约,通过这种相互间的融合,使得佛教教义的许多观念在中国文化里积淀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容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语,其中就包括成语。汉语佛教成语从构成方式来划分主要有三种: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包含梵文音译的佛教成语、汉地僧人的禅语等;其中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是主要的构成方式,包括:佛教用语与汉语传统用语直接结合;汉语传统用语被赋予与佛教相关的新意义;汉语固有词汇意译佛教梵语;汉语与佛教相同或相近词汇相结合。梵语与汉语的融合,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