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⑴实验对象选择。选择医院择期进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三种癌症根治术的患者,共取60例,年龄在35~75岁之间,不限性别。选择患者条件范围为:体重指数BMI为18.5~25 kg/m2,ASA I~II级,随机分配为2组(n=30)。实验组,即谷氨酰胺组(按照谷氨酰胺glutamine将该组简称为G组),分别于术前1h、术后1d和2d静脉输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0.4g/Kg/d,溶于五倍体积的复方氨基酸20AA中);对照组(按照对照组control group简称该组为C组)于术前1h、术后1d和2d静脉输注相同体积复方氨基酸20AA。⑵实验方法。静脉血的采集时间分别定于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后第1天(T4)、手术后第3天(T5),以及手术后第7天(T6)采取(需在空腹条件下采集),采集的静脉血用于TNF-α、血糖(BG)、皮质醇(Cor)、血清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IRG)、ROS水平,及血浆T-AOC含量、GSH、GSSG的测定。术后记录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即心律失常、急性心梗、心衰)、肺部并发症(即肺炎、呼吸功能不全)、感染并发症(即腹膜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脓毒血症、尿路感染)、胃肠道功能情况(即首次排气时间、肠梗阻)。  结果:①G组和C组患者比较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的指标有: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和输液总量。②与麻醉前比较,谷氨酰胺组仅在术毕时出现血糖、血清胰岛素、HOMA-IR、ROS升高及ISI降低(P<0.05);而对照组在麻醉后至术后第3天均出现了各指标的相应变化(即P<0.05)。与进行麻醉前相比,对照组和谷氨酰胺组血清胰高血糖素素和皮质醇水平在麻醉后至术后第3天均发生了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与麻醉前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在术毕至术后第3天明显增高(P<0.05),而谷氨酰胺组的数据被观察到在手术结束正当时和手术后的第1天显著增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血浆GSH水平在术毕至术后第3天明显降低(P<0.05),而在麻醉后至术后第3天GSSG水平明显增高(P<0.05),GSH/GSSG及T-AOC却明显降低(P<0.05);但谷氨酰胺组在相应时间点未观察到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谷氨酰胺组从术毕至术后第3天GSH水平明显升高,在麻醉后到术后第3天,血糖、血清胰岛素、HOMA-IR、ROS及GSSG水平均明显降低,ISI、GSH/GSSG及T-AOC显著上升(P<0.05)。③术后观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谷氨酰胺组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心律失常、肺部炎症、尿路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的比较性差别均显示出了无统计学意义现象(P>0.05)。  结论:⑴围术期静脉给予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降低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和持续时间。⑵围术期静脉给予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⑶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改善术后胰岛素抵抗及促进术后恢复的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能力、维持机体氧化还原稳态有关。
其他文献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喷射泵的抽气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关于压缩比、膨胀比、引射系数三者关系的三种计算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得出了三种数学模型的计算误差和适
轴流风机作为一种叶轮机械已有较长的使用历史,而应用在空调器上的轴流风机因其压头较低,通常被称作轴流风扇.轴流风扇在空调器上主要用来对外机散热器强制散热,风扇内流结构
目的: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6.00D的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人群尽管可以通过佩戴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但是已有报道称其矫正后的视域、视敏度等仍然有异于正常人。长
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的广泛发展。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s chips)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微全分析系统(μ-TAS),是指
该文分析了污垢热阻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在污垢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基于传热学原理,开发了污垢热阻在线监测实验平台,利用
中国是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之一,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有着基础的地位和作用。每年有超过15亿吨的煤在燃烧前须经过破碎和研磨,煤炭的粉碎特性从根本上影响着制粉系统的能
整机振动和轴系扭振是内燃机上存在的两类最主要的振动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内燃机的整机振动。为了改善内燃机的工作状况,本文利用微机控制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理论,以易于安装的主
随着汽轮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轴系越来越长,再加上电网输电电网容量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使得电网对汽轮机组轴系的影响越来越大,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扭振故障的
本文以大同二厂6台机组热力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优化原理的研究,以优化算法为载体,根据机组运行状况实现电厂内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化分配,为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单元机组能耗特性曲线确定:各种能耗特性数据计算包括锅炉能耗特性数据、汽轮机能耗特性数据、及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单元机组能耗特性数据。 2、建立负荷优化分配分析模型:以单元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负荷优化单元机组的目标
正时链是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中的重要零件。它不仅具有传递动力的作用,而且还在曲轴与凸轮轴之间起到完成活塞行程与进、排气时间严格配合的作用,即保证发动机有较好的配气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