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和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有助于对心房颤动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为应用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的方法治疗或预防房颤提供依据,为房颤的药物治疗开辟一条临床有效途径。 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共108例为试验组,按照2006年ACC/AHA/ESC国际指南分类,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30例)、持续性房颤组(42例)和永久性房颤组(36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50例。各组患者于入院后问病史、测血压、24~48 h测定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钠,血钾,血脂。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比较各组hs-CRP、LAD、LVEDd、LVEF。 结果: 1.慢性房颤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阵发性房颤组hs-CRP(1.34±0.59mg/L)高于对照组(0.91±0.45mg/L),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 hs-CRP(5.61±1.6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阵发房颤组(P<0.001);永久性房颤组hs-CRP(2.85±1.1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阵发房颤组(P<0.001),但明显低于持续房颤组(P<0.001)。 2.慢性房颤各组左房内径(LAD)比较:阵发性房颤组LAD(31.77±5.12mm)高于对照组 LAD(28.01±3.76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LAD(40.09±8.37mm)显著大于阵发房颤组(P<0.001);永久性房颤组LAD(46.08±8.45mm)显著大于持续性房颤组 LAD(P<0.01)、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P<0.001)。 3.持续性房颤组 LAD与 hs-CRP的关系:对持续性房颤患者的LAD与 hs-CRP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P<0.001),以LAD为应变量Y,hs-CRP为自变量X,直线回归方程为:Y=17.54±4.02X。 4.慢性房颤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 LVED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和阵发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 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P<0.01),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 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 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血清hs-CRP水平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LAD有显著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促进心房结构重构,推测通过干预炎症的措施降低hs-CRP水平可能对房颤的治疗有益。 2.在永久性房颤患者中,LAD显著大于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而hs-CRP水平却比持续性房颤组明显下降,提示永久性房颤的维持与心房结构重构关系密切,而此时 hs-CRP在房颤的维持中已经不起主导作用。 3.慢性房颤可影响LVEDd和LVEF,随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LVEDd会升高,LVEF会下降,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 4.炎症反应和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5. hs-CRP水平可作为房颤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可能对房颤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对预防和治疗房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