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碳捕集过程中脱碳吸收液解吸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t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燃烧所产生的CO2大量增加,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现象已成为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C02的排放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必经之路。目前应用的碳捕集技术存在初投资大、设备腐蚀、不易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因此研究低成本并高效的脱碳吸收剂、可循环再生与循环利用的碳捕集与解吸技术是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实验采用氨水碳捕集的脱碳吸收液作为被解吸溶液,利用自行设计的解吸实验系统对氨法脱碳解吸CO2过程展开详细深入的研究。从基本条件实验、液相共存成分的影响、物质传递和反应动力学方面对C02解吸过程进行分析。在常压、N2做载气条件下,研究解吸温度、溶液浓度、pH和C02担载程度等因素对脱碳吸收液解吸CO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溶液解吸比例随加热温度、溶液浓度和C02担载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随pH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由于烟气中S02、NOx、HCl等在氨法碳捕集过程中转移入液相,介绍了SOx、NOx和CO2与氨体系反应的机理,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吸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液相共存成分,如(NH4)2SO3、(NH4)2SO4、NH4NO3、NaCl、NH4Cl和(NH4)2CO3对解吸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质量分数液相共存成分、溶液pH、表面张力等对C02解吸产生一定影响,大部分液相共存成分的存在,会降低脱碳溶液CO2的解吸量。不同沸石分子筛会增加脱碳溶液CO2的解吸量,10X沸石分子筛的作用最明显,加入10X沸石的CO2解吸效率由原来的16.08%提高到26.79%。机理研究表明,沸石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比如对铵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沸石表面产生的微气泡等对脱碳吸收液解吸产生促进作用。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氨法碳捕集过程中脱碳吸收液解吸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反应区和慢速反应区两部分。脱碳反应为二级反应,活化能Eα为67.5kJ/mool,反应速率常数k=9.8×106exp(-8113/T)。
其他文献
从根本上说,传统文化与媒体价值之间的转换融合,就是有效、合理利用媒体价值,对文化发展规律进行全面把握,最终达到学术、文明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是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石,选举已经成为各国政治体系必然的制度安排,是公认的权力移交的唯一合法途径。现代国家普遍通过选举这种形式,促进民意的形成并使之得以顺利表达,人民通过它所
如今儿童性早熟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问题,其发病率达到了0.6%,相比之下女性超过男性。而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问题逐渐严峻,严峻性早熟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课
<正>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X射线最早应用的是医学领域,它可以诊断疾病,但是,人们发现放射性照射像一把双刃剑,在
目前,河南省国营豫剧团有104个,从业人员有6700人左右;而民营剧团,据不完全统计,仅常年演出的就有20多个,非营业性的业余班则每个乡镇都有;国家办豫剧学校合并后有12个,而业
目的:探讨颈部风寒湿刺激对机体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30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组、低头位组、复合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等5 组,每组6 只,通过给予风寒湿、低头位刺
文章提出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图书馆自动化技术,通过短信服务、WEB/WAP网络将手机二维码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构建新型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模型。论述了手机二
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人数量增长、慢性病和失能老人护理需求上升以及传统家庭照顾功能式微,台湾的长期护理服务快速发展。通过对台湾长期护理政策的梳
目的通过对健康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不依从原因,从而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方法选取我疾病控制中发放疫苗接种情况,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