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的哲学探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如何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化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者的重视。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明斯基(M. Minsky)在1985年提出“问题不在于智能机器能否有任何情感,而在于没有情感机器如何实现智能。”MIT媒体实验室皮卡德(R. W. Picard)认为,情感是人类信息交流中自然和社会的部分,人们在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时会很自然的用到情感。因此,如果我们想让计算机真正具有智能并适应我们,能与我们自然地进行人机交互,则它们就应该具有情感识别和表达能力,并应该有情感,具有我们现在称之为情感智能的东西。情感计算是和谐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领域中日益受到关注的的新的研究方向,也是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神经科学、生理及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结合点。情感计算以哲学的理念更新引发,并以多学科理论融合和技术的方式存在,是现代计算机智能技术的集萃和创新,在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并把计算机技术、心理学、认知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借助跨学科分析方法、实证方法,阐述情感计算原理,探讨情感计算的哲学本原,分析情感计算技术应用的社会价值和哲理意义,有效地推进了人类生存技术的情感化、人类生活界面的智能化和人类生存工具的人性化。结论认为,虽然理论界存在很多的争论,但是人们的争论恰恰说明了情感计算的现实艰巨性,同时也说明了情感计算的历史必然性,学术争论能更好的促进技术的理论发展和现实发展。情感计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情感计算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要素,同时也体现了社会文明伦理的发展。情感计算集中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生存、伦理、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技术趋于情感化,人类活动界面与空间的智能化,人类生存和发展工具的人性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整个人类社会信息化的实现。
其他文献
《小红帽》的童话故事,我们大都自幼耳熟能详,但至今鲜有人在“小红帽”的原型基础上系统地考察经典文本并探讨小红帽的审美流变,所以“小红帽”故事原型的研究还没有建构起完整
语言学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义和指称问题则成为分析哲学家们所讨论的重中之重。随着对这一问题不断深入的研究,分析哲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研究语言本身不能
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库来源,选取1998至2011年间收录的艺术学类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研究。本研究发现,中国艺术学门类各一级学
皮罗主义是古希腊晚期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欧洲近代思想的形成以及当代的知识论都有深远意义。皮罗主义提出的一些问题,如真理的标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