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分配的利益倾向与选择,亦即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愿望和目标。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政策的基础问题。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政治控制和影响着公民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政府公共政策的政治功能突出,公共政策充当了实践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且经济行为和行政行为都同样不具备赢利动机,没有求利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选择的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在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萧条背景下建立的管理体制,一度起到了稳定经济、满足工业化资金积累以及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作用,但是长期实行的结果是牺牲了效率,导致整个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由公平优先转向现实的功利主义,也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僵死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使得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资源、人口,发展与民生,效率与公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极不谐调。这些冲突和矛盾是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在经济社会改革和转型过程中的偏颇的集中体现。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政策的人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了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的地位,明确了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探讨对于中国更好的确立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从而制定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以人为本思想、近代资产阶级以人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以人为本的升华,阐述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以及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关系,概括现实公共政策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缺失现象,提出政策价值要突出以人为本、政策制定应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策执行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中国公共政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