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其群落的演替程度能够体现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本研究于2012年春、夏两季对九龙江口南临海域14个站位开展了2个航次的全面生态调查,研究主要涉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组成、优势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群落的结构划分和受干扰情况。同时,针对大型底栖动物的不同食性划分功能群,揭示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对功能群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的研究,以期评估人类活动对底栖群落的影响,为海洋生态环境的结构及功能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了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优势种组成,并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共有8门75种,其中甲壳动物12种,鱼类3种,环节动物27种,棘皮动物4种,软体动物26种,还有星虫动物、纽形动物和腔肠动物各1种。优势种共有3种,即侧底理蛤(Theora lata),模糊新短眼蟹(Neoxenopthalmus)和角海蛹(Ophelia acuminata)。底栖动物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的均值分别为4.81g/m2和51.61ind./m2。底栖动物的种类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等特征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变化趋势,即距离河口越远数值越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春、夏两季平均值分别为2.10、0.89和0.94,其中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夏季高于春季的趋势。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两个指数在不同季节及不同站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差异性则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对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结构划分,同时研究了不同底栖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组成特征、受干扰情况以及底栖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大致可以分为4个群落,其中距离河口最近的群落Ⅰ为主体群落。相同群落的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总体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特点,相同季节4个群落的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则特征呈现出远岸海域高于沿岸海域的特点。ABC曲线分析显示,调查海域中群落Ⅰ春季明显处于干扰状态中,稳定性较差;而群落Ⅱ、Ⅲ、Ⅳ的种类组成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溶解氧和Cu离子浓度这3个环境因子与群落Ⅰ相关性显著。3.九龙江口南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依照底栖动物的功能群划分标准对底栖动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并对各功能群的种类数量组成特征及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海域定性采集的75种大型底栖动物可被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1)、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5类功能群。种类数组成由高到低依次为:肉食者>碎屑食者>浮游生物食者>杂食者>植食者;栖息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肉食者>杂碎屑食者>浮游生物食者>杂食者>植食者;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碎屑食者>杂食者>植食者。其中肉食者功能群所占比例在种类数组成和栖息密度等方面所占比例均最高,为该海域主要功能类群;植食者仅出现了虫昌螺1种。对不同功能群春、夏两季的种类数量、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数据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功能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肉食者和杂食者的3种多样性指数(H’、J’、d)较高。肉食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趋势。大型底栖动物根据其食物来源可划分为4个营养级,其中各底栖动物功能群占第二、三、四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