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部门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多国模型的经验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贸易理论中的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本地市场效应在近年来的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地市场效应是最早由Krugman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以及贸易和运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产品市场需求较大的国家进行生产,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该国将会大量生产这种商品,从而变为净出口国。Krugman(1980)最初的模型是一个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要素的模型,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解释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但是未必能够直接推广至多国。直至Behrens et al.(2004)首次研究了多国框架下的本地市场效应,多国模型才正式进入到学者的视线中。  本文则在Behrens et al.(2009)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多国框架下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分解了混有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本地市场效应,并对其性质做了研究。在利用2004年至2009年欧盟27国服务部门双向贸易的国际收支账户数据和国民收支账户分行业产出及附加值数据,对理论预测进行了实证检验。所用方法为非参数检验方法,其优点是对于样本分布未知的数据能够有比较准确的统计推断,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  在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后,得出服务部门大量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的结论,并且进一步对本地市场效应在部门之间的异质性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服务部门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本地市场效应的大小和敏感度。那些对贸易成本不太敏感的部门倾向于利用本地市场效应来扩大自己的产出规模,而那些对贸易成本比较敏感的部门则会将贸易成本、贸易开放度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到贸易和投资决策过程中,还有一类部门虽然对贸易成本敏感,但由于其特殊性,能够在利用本地市场效应的同时,还依赖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来扩大其产出规模。  所以,在当今多边服务贸易体系越来越深入的情形下,一方面要重视内需市场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在抓住原先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效应的协同作用,为一国乃至全世界的繁荣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别人看到你的明天,我们看到你的昨天。别人看到你的成就,我们看到你的奋斗。别人看到你的付出,我们看到你的生活。别人看到你的荣耀,我们看到你的执着”,用2011款奥迪A6L的广告语来送给这3位同在影视圈打拼的奥迪车主似乎再恰当不过。  奥迪,不仅见证了他们繁华时的笑颜,也陪伴他们走过了曾经的坎坷与低壑。  “听吧!”奥迪的声音  正当霍希与合伙人菲肯彻尔绞尽脑汁之际,菲肯彻尔的小儿子正在一旁做拉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