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基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其在敏化光伏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作为一种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其制备方法简单,形貌结构可控;同时具有电子迁移率高、比表面积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光伏电池、压敏和气敏原件、发光二极管以及激光器等领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致力于ZnO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作为敏化光伏电池光阳极薄膜的性能研究。利用低温溶液法,分别合成了ZnO/g-C3N4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定向链接结构的ZnO纳米棒、准单晶ZnO分级微球,详细研究了材料的生长机理,并基于所制备ZnO材料的结构特性,将其应用于敏化光伏电池光阳极材料。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超声辅助的表面自发单层分散法,制备了石墨烯相C3N4(g-C3N4)与ZnO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研究发现,g-C3N4的包覆拓宽了光阳极的可见光吸收区域;g-C3N4在ZnO光阳极和染料分子之间构成能带梯度,有效提高了光电子的注入效率;同时,g-C3N4减弱酸性染料分子对ZnO表面的腐蚀。将此材料作为染料敏化光伏电池的光阳极,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光电压和光生电流密度,从而得到了4.5%光电转化效率,与基于纯ZnO器件(2.5%)相比效率提升~40%。(2)溶剂热法制备了定向链接ZnO纳米棒(OA-RODs)并研究反应物浓度对OA-RODs的尺寸、长径比、结晶程度的影响规律,讨论材料生长和调控的机理。研究发现,作为CdS/CdSe共敏化量子点光伏电池光阳极,OA-RODs不但具有高量子点负载量、光散射能力,同时可促进光生电子的产生、传输、减弱载流子复合几率,有效提高电池的光电流密度(13 mA·cm-2),获得了4.7%的光电转换效率。(3)利用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5作为前驱体,经过溶剂热转化得到了准单晶ZnO分级微球。研究发现,ZnO纳米球(500 nm)是由ZnO初级结构单元定向链接构成。将该结构用于CdS/CdSe共敏化量子点光伏电池光阳极,其独特的准单晶结构减少了膜结构中晶界数量,有效提高了光生电子传输效率。同时,作为散射层增强了对入射光的反射,提高光吸收效率,使光生电流密度达到15.9 mA·cm-2,与开路电压达到640 eV,从而得到5.66%的光电转化效率与ZnO纳米颗粒膜相比提高~25%。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炭需求量大增给产煤大省山西带来了新的压力:一是煤炭需求过大而生产能力不足;二是电煤合同价与市场价相差悬殊;三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为此,8月26 Ca
燃料电池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发电效率高,噪音很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交通、航天、航空通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是未来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阴极组成部分的重要反应,目前,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所采用的仍是含铂催化剂,然而,含铂催化剂中铂金属成本高昂、资源短缺,同时含铂催化剂存在着易被CO毒害、甲醇干扰、稳定性差等缺点,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大规模的应用。最近
在过去十年里,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纳米量子点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蛋白质的标记与检测等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科学家极大的研究兴趣。胶体硫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学习也逐渐成为了众多学习者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新一代的学生更具有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于个性化学习也有了更多的期盼,因此,对于功能强、沉浸感高的虚拟实验室在功能建设上也显得尤为注重。目前对于具备智能化的虚拟实验室开发和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智能化虚拟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满足学生在快速、离散、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沉浸感的虚拟环境,可以
本文概述了高分子支载催化剂的种类和应用,特别是对高分子微球支载的金属催化剂做了详细地介绍和研究。   首先,制备了一种pH响应性高分子微球支载的Pd催化剂。利用一步无皂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灵芝菌丝体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新型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设置不同光质处理,动态观测灵芝菌
易形成G-四联体结构的富G核酸序列在生物的重要领域很常见。考虑到这些序列的大部分是和它们的互补链共存的,发展一种可以区分G-四联体和双链结构且判断双链和G-四联体的竞争
烯烃的还原是生命体内及化工生产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基础反应。其还原过程的关键步骤是烯烃与还原试剂发生的负氢转移反应。这一步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不但取决于还原剂断裂C-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可以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现代工业企业迫切需要PLC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适应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在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及光、电、磁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其合成以来一直是材料合成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调变合成条件以控制产物形貌,进而探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