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草根民主”力量的崛起,我国公民越来越了解选举的具体含义。山西老窑头村天价贿选案,广州太石村罢免村官案,湖北潜江选举案等,一个个典型的乡村选举案凸现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为我们反思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提供了大量素材。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典型乡村选举案例的分析,着重对村委会选举过程进行解剖式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界定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以便于我们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这将有利于我们不断丰富、完善我国村委会选举制度。在1998-2005年之间所发生的选举事件中,总共收集到4000份选举案例,考虑到我国经济状况的地区差异和区域政治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选择样本总量50%的案例。依据选举过程的几个环节我们对样本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发生在各个环节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分别从案例发生的时间、区域、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并依据相关变量绘制各个环节的时间趋势图,区域分布图,结果比较图,通过各个环节的案例剖析,我们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村委会选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进程中,选举作为一种实践民主的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尤其是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选举政治所突显的政治功能越来越明显。村庄选举政治,作为民主发展的最前沿,也逐渐在国家的政治初衷和选民的利益诉求声中脱颖而出的,并随着实践的步伐茁壮成长。特别是近几年,《村委会组织法》的试行到正式实施,选举政治在农村民主实践历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以及突显的问题,都证实了政治的进步,民主的萌芽、成长。然而这种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历经着精英与大众的博弈,最终才成就了权威和合法性的归属。这是村庄选举政治的一个逻辑演进过程,是政治生活的系统归总,也是“民主下乡”的巨大成就。围绕这一主题思路,笔者明确了写作手法和立足点。它是继政策研究之后,以弥补其缺陷而兴起的学理性研究。不仅仅以个案研究为线,而且是对个案深化的一种实证研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收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是本文的一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将实证方法和规范研究有机结合,实现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论证。本文共分为理论视野中的选举政治;选举启动:国家的初衷与选民诉求;选举博弈:精英与大众;选举结局:确立权威与合法性争议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视野中的选举政治。在现代民主国家中,选举作为连结国家与社会的一项制度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民主制度存在的前提。”考察选举有多种角度,但是在理论的视野下,选举主要从含义、功能、原则和程序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二部分,选举启动:国家的初衷与选民诉求。本章以1998-2005年期间发生的典型选举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的办法,从2000份案例中精选出1000份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分别从案例发生的时间、区域,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并依据相关变量绘制各个环节的时间趋势图,区域分布图,通过各个环节的案例剖析,我们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农村选举中国家的初衷和选民的诉求。第三部分,选举博弈:精英与大众。乡村精英可能来自普通村民,也可能来自本村的党员和村干部,还可能来自外界,如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请来的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只要具备能人的资格,能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他就可能成为当地的精英。作为这一精英阶层,也大多是兼具双重身份的,如回村当党支部书记的乡镇企业家,他既是政治精英,也是经济精英。还有一些回村当村干部的大学生,他们既是知识精英,也是政治精英。第四部分,选举结局:确立权威与合法性争议。村级民主选举作为一种程序、一种过程、一种手段、一种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没有过的试验和实践,也必然引起空前的利益整合与分化,由此关于权威和合法性的冲突与较量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