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切是当代南非最知名的作家与学者。生于南非,长于南非的经历对库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非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给新南非留下了许多隐患。殖民种族主义虽然已在表面上成为历史,但是它留下的创伤记忆,至今还在影响新南非人的生活。随着后殖民主义与文化创伤理论的蓬勃发展,被历史所掩盖的种族创伤记忆也随之浮现。库切以其精湛的文学才能,发人深省地表明:殖民主义给殖民者与被殖民都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这种创伤记忆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趋于消失,其余威一直萦绕在当代南非社会的各个角落。 《耻》讲述的正是在后殖民时代,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给南非人造成的创伤。小说以后殖民时代的南非为背景,描写了南非人民面对权力和地位的变更以及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后的社会现状,产生的种种精神创伤和生存困境。 本文一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对1999年至今国内外对小说《耻》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梳理。第二部分介绍了后殖民理论与文化创伤理论以及二者的契合点。以此为基础,又重点阐发了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后殖民理论先驱的弗朗兹·法农的相关思想。本文认为,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的基本观点提供了可以将后殖民主义与创伤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例证。第三部分是在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耻》中的后殖民创伤的具体表现。无论是基本情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的情感色彩或一些意象,《耻》都强烈地体现出创伤的意蕴,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后殖民这一时代语境中南非挥之不去的阴影。第四部分从后殖民种族创伤存在的原因、后殖民种族创伤的影响与《耻》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后殖民种族创伤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如《耻》所描写的“耻”,其实质就是后殖民之“耻”,这是历史上的殖民主义造成的恶果。传统的殖民统治虽已宣告结束,但其负面效应从中可见一斑。本文最后面对的是如何消除后殖民创伤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认为,藉由法农和库切等人的思考,还是可以希冀一个没有创伤的历史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