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的目的即是提出防治伪劣商品的对策,为政府、正品厂商防假、打假提供策略参考.该研究力求对伪劣商品产生的机理、动因明确探究,以求能够对其防治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该文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揭示伪劣商品的危害,进而分析了伪劣商品产生的经济原因、伪劣商品的源头、伪劣商品的发生机理以及伪劣商品的打击主体.提出打假对策和建立防范体系是伪劣商品问题研究的归结点,亦是该文的研究重点.该文借助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对策的相关因素,最终提出防治对策.打假作为防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仅是发现问题的事后弥补,遏制伪劣商品滋生泛滥更要依靠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此该文探讨了打假对策,更设计了包括建立信号显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法制、建立信誉体系在内的防范系统,特别指出只有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市场道德建设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彻底消除市场中的伪劣商品.该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政府、正品厂商和新厂商的三方博弈模型以及提出防范体系框架.同时明晰了伪劣商品的概念、确定了打假主体、尝试建立了防假、打假的新机制.该文为政府选择合理的监管投入和监管频度以及制定有效的防范与监管对策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设计合理的信号传递机制,有助于企业向政府和消费者充分显示真实的产品质量并建立长期的诚信制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营造一个相对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此外该文强调提高信用意识以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彻底消除伪劣商品指明了最高层次的途径和方法.综上所述,该文的研究成果预期将有效的削弱并降低伪劣商品对社会资源的破坏,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保障经济运行安全和增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