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2在Behcet病及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L-22在Behcet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1.目的检测IL-22在Behcet病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2.方法:2.1密度梯度法分离患者及正常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加入抗CD3和CD28抗体刺激行细胞培养。2.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PBMCs及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2的含量。2.3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IL-22~+CD4~+T细胞、IL-22~+CD8~+T细胞的比例,及IL-22、IL-17共表达的情况。2.4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节性红斑中IL-22mRNA的表达。2.5依据PBMC培养上清中IL-22的含量将患者分为“IL-22正常组”与“IL-22高表达组”,分别与临床特点,血清标志物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3.1IL-22在活动期BD患者,静止期BD患者,急性特发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3.2在活动期Behcet病患者中, PBMCs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2含量显著高于静止期Behcet患者,急性特发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及正常人。同样,在活动期Behcet病患者中, 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2含量显著高于静止期Behcet患者及正常人。3.3在活动期Behcet病患者中,IL-22~+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静止期Behcet患者及正常人。同时,IL-22,IL-17双阳性的CD4~+T细胞的比例在活动期BD患者也显著升高。BD患者及正常人均只有小部分IL-22~+CD4~+T细胞(21%-27%)共表达IL-17,而大部分的IL-22~+CD~+T细胞是IL-17阴性的。3.4结节性红斑中IL-22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3.5BD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升高的IL-22与前房细胞,视网膜血管炎及结节性红斑正相关。4.结论实验结果显示IL-22的表达与Behcet病的活动性及小血管炎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Behcet病的发病。第二部分Behcet病中IL-23,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对IL-22表达的影响1.目的研究BD患者中,IL-23是否可诱导IL-22分泌,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是否可抑制IL-22的分泌。2.方法2.1分离BD患者及在正常人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进行不同条件下细胞培养。2.2CD4~+T细胞分4组。1组为基础培养组,2组加入抗C D3和C D28抗体,3组加抗C D3和C D28抗体及r h I L-23,4组为只加入rhIL-23组。2.3PBMCs细胞分6组。1组为基础培养基,2组每孔加入抗C D3和C D28抗体刺激,3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4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5组在C组基础上加入rhIL-23。6组在D组基础上加入rhIL-23。3.结果3.1IL-23可以诱导BD患者和正常人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IL-22显著增加。并且在活动期的BD患者中,rIL-23诱导CD4~+T细胞产生的IL-22显著高于静止期BD患者和正常人。3.2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在体外均可抑制患者及正常人PBMCs分泌IL-22,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00ng/ml地塞米松可抑制70%IL-22的产生,10ng/ml环孢素A可抑制80%IL-22的产生。3.3PBMCs加入地塞米松或环孢素A培养后,活动期BD患者和正常人rIL-23诱导PBMCs分泌IL-22的能力均明显受到抑制。4.结论活动期BD患者中,IL-22的表达增加可能由于其上游的IL-23诱导分泌所致,提示BD中IL-23/IL-22通路的存在。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可抑制IL-22的产生。第三部分IL-22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1.目的检测IL-22在VKH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2.方法:2.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PBMCs及CD4~+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L-22的含量2.2流式细胞仪检测VKH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IL-22~+CD4~+/CD8~+T细胞,IL-22~+IL-17~+CD4~+T的比例。2.3依据VKH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L-22的含量将患者分为“IL-22正常组”与“IL-22高表达组”,分别与临床特点,血清标志物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3.1IL-22在活动期VKH患者,静止期VKH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3.2在PBMCs及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2含量,活动期VKH病患者中显著高于静止期VHK患者及正常人。3.3IL-22~+CD4~+T细胞的比例,活动期VKH病患者显著高于静止期VKH患者及正常人。IL-22~+CD8~+T细胞的比例在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VKH患者及正常人中,CD4~+T细胞均是分泌IL-22的主要细胞。IL-22,IL-17双阳性的CD4~+T细胞的比例在活动期VKH患者中也显著升高。3.4VKH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升高的IL-22与羊脂状KP,前房细胞成正相关。4.结论实验结果显示IL-22的表达与VKH综合征的活动性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VKH综合征的发病。第四部分VKH综合征中IL-23,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对IL-22表达的影响1.目的研究VKH患者中,IL-23是否可诱导IL-22分泌,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是否可抑制IL-22的分泌。2.方法2.1分离VKH患者及在正常人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进行不同条件下细胞培养。2.2CD4~+T细胞分4组。1组为基础培养组,2组加入抗C D3和C D28抗体,3组加抗C D3和C D28抗体及r h I L-23,4组只加rhIL-23。2.3PBMCs细胞分5组。1组为基础培养基,2组每孔加入抗C D3和C D28抗体刺激,3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4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5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10ng/ml环孢素A及100ng/ml地塞米松。3.结果3.1IL-23可以诱导VKH患者和正常人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刺激的CD4~+T细胞分泌IL-22显著增加。在活动期的VKH患者中,rIL-23诱导CD4~+T细胞产生的IL-22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和正常人。3.2在体外的PBMCs培养体系中,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均可抑制VKH患者及正常人PBMCs分泌IL-22,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两种药物联合后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可抑制95%的IL-22分泌。4.结论活动期VKH患者中,IL-22的表达增加可能由于其上游的IL-23诱导分泌所致,提示VKH中IL-23/IL-22通路的存在。地塞米松及环孢素A可抑制IL-22的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必经的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是引起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细胞,激活的HSC可发生上皮-间质
酶促甘油三酯酸解反应作为酯交换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广泛应用于脂质改性和结构脂质的制备,在食品和油脂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欧美和日本的很多食品专用油企业已经将酶促酸解反
本试验以川单418、中单808和正红6号等1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取裂区试验设计,设春播(3月3日)和夏播(5月13日)2个播期处理,比较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在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分
目的:探讨染色精子质控片正常形态范围的确定方法 ,以便为需要实行内部质量控制(IQC)或外部质量控制(EQC)的男科实验室提供具有高准确性靶值的形态学质控片。方法:按照《世界
河流流域长度及水域面积是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水域变化、洪水淹没范围及灾后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为河流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该研究选用2013年Landsat-TM影像,E
利用光度法测定了酸碱指示剂甲基橙(MO)和二甲基黄(DY)在0%~90%(V/V)和35%~84%(V/V)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离解常数pKa(25℃,离子强度I=0.1mol/LKCl)。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溶剂中甲醇含量的增加,两种指示剂的pKa均不断减小,当混合溶液中甲
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冲突形成的复杂因由及特征,从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冲突化解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入手,探究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感召功能,以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培育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分别处于第五位和第三位。我国HBV感染人数众多,肝细胞肝癌
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总体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明溪县淮山产业为例,全面分析明溪县淮山产业发展现状,农业科技在淮山产业化发展中的应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