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鲁甸村的纳西族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两个视角,从语言熟练程度、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认知、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六个方面,对纳西族的语言认同进行研究。论文包括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前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调查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一章“鲁甸村纳西族的语言行为”,从语言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鲁甸村的纳西族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两个视角,从语言熟练程度、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认知、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六个方面,对纳西族的语言认同进行研究。论文包括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前人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调查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一章“鲁甸村纳西族的语言行为”,从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情况对鲁甸村纳西族的语言行为进行研究。语言能力部分主要考察纳西族被试的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使用类型;语言使用情况主要考察纳西族被试在不同交际场合和对不同交际对象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家庭语言使用、学校语言使用、社区语言使用、与本民族的语言使用、与外民族的语言使用和与陌生人的语言使用。第二章“鲁甸村纳西族的语言态度”,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对鲁甸村纳西族的语言态度进行研究。语言认知情况主要从语言地位价值、语言功利性认同、语言实用价值认同、语言社会声望认同、语言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察;语言情感情况主要从语言亲切程度、好听程度和语言忠诚度来考察;语言行为倾向主要从语言的行为倾向认同、语言学习方式的期望认同、语言发展前景期望度等方面来考察。第三章“鲁甸村纳西族语言认同的特点”,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数据材料的基础上概括纳西族语言认同的特点。主要有:语言认同的高低与语言能力、语言使用频率有关;对纳西语的认知评价感性因素多、对其他语言理性因素多;对不同语言具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对自己和下一代英语的语言行为倾向认同呈现差异;对多数语言没有提升意愿、安于现状。第四章“鲁甸村纳西族语言使用发展趋势预测及相关建议”,对鲁甸村不同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就语言使用和语言保护提出建议。我们预测为:纳西语具有稳定的使用空间;普通话的优势地位逐步巩固;汉语方言保持现有的交际功能;其他民族语言使用不容乐观;英语受限于学校语言使用。相关建议有:拓宽普通话的使用空间;增强本民族语言的保护意识;促进多民族的和谐交往和语言交流;优化英语的教育资源。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模型平均因其良好的预测性质备受关注和喜爱。尽管使用单一的模型更为简单易懂,然而面对丢失信息、研究片面、预测风险大等质疑时,单一模型无能为力。模型平均充分考虑了上述的缺陷,通过为不同的候选模型分配合适的权重,建立加权统计模型。众多研究证实,模型平均预测结果远远优于单一模型。因此,通过借鉴前人经验,本文提出改进的MAACM模型平均方法。从权重选择、渐近最优性质等方面进行理论推导和阐述
舞蹈是动态化、视觉化、象征性的艺术形式。它以人的肢体动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形似,追求神似,讲求内在精神的传递。舞蹈动作语汇是一种瞬时化的印象。他是联结舞蹈演员与观众的纽带,为观众留下综合性的审美意象。笔者基于民族学、舞蹈创作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践研究法,就笔者的毕业作品《水会告诉你》从民族舞蹈创作的视角探究舞蹈意象的营造,从情感、品格、动觉和视觉四个维度作出较为详
苏辙《老子解》是宋代著名的《老子》注本,受到后世学者高度重视,对后世老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苏辙《老子解》的思想内容以及诠释特点,考察了后世学者对《老子解》的评价和引用等情况。在思想内容方面,《老子解》对于《老子》原文中“道”、“有无”和“无为”等概念进行了改造性的诠释。其对“道”的诠释与早期《老子》注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注重“常道”,同时对“可道”也有一定的认可,并认为道不再是凌驾
作为我国新疆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萨玛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但至今尚未在全国舞蹈专业院校的课堂中广泛流传。因此,本文以维吾尔族的萨玛舞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参与观察、访谈、课堂实践等方法,在探讨萨玛舞的文化起源、风格特征以及提取典型性动作的基础上,分析在维吾尔族舞蹈教学实践中萨玛舞所具有的价值,进而探索其在课堂教学
《史话集(Jāmi’al-Tawārī(?))》(以下简称“史话集”)是17世纪哈萨克书面语文献。它在研究中世纪哈萨克历史和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文献有两个抄本,内容均不完整,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史话集》语言同时拥有克普恰克语、察合台语及哈萨克语的形态特点,因此对该文献语言的研究对我们了解16-17世纪突厥民族语言的特点、发展及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哈萨克族当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社会对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民族舞蹈人才,众多教育研究者开始不断探索与建构新的教学方法。就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而言,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课程的教学价值在逐步提高着,它不仅是体现民族文化与舞蹈审美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更是对民族舞蹈艺术表现的一种升华。因此,笔者围绕民族舞蹈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作为一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艺术门类,舞蹈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移情是舞蹈作品二次创作的一种方式,是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本身的塑造与呈现的完善,以舞蹈演员为主体,作品中的形象为客体,作品为媒介,丰富作品的情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传递思想,激发观众的共鸣,使舞蹈作品编创的延续和更好的发展,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探索“移情”赋予作品的感染力以及作品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笔者通过查阅
面对“测量表征理论”和“测量分析理论”之争,范·弗拉森对“测量表征理论”做出补充和完善,他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的关系”解释测量是什么、解决测量的理论相关性问题,通过“测量的标准”规避测量表征理论处理“不确定性”时面对的困难。保罗·泰勒重构了“测量分析理论”的实在论根基,将实在论看作一种“实用的理想化”,他反对传统的实在论,却通过“鲁棒性条件”的精神替代传统的实在论精神,进而完成了对实在论的重构。
古往今来,苗鼓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群体生活中,每一个鼓社供奉同一个鼓,他们将鼓作为划分血缘关系的基本组织单位。传说苗族先民们在蚩尤战败后,持续受到频繁且残酷的战争打击,在跋山涉水向西南地区迁徙途中依旧携带苗鼓,他们通过约定俗成的鼓声节奏编辑成信息代码,以此种“鼓语”来击鼓议事、商定军情、找寻居所,苗鼓便成为苗族人民的圣物,苗族鼓舞成为缅怀祖先、祈求神灵眷顾的一种方式,也是
民族舞蹈教学法是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掌握民族舞蹈专业基本知识的情况下,较为系统的了解民族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则通过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使得教育专业学生提高教学相关基础能力,在今后可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并进行有效教学。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融入民族舞蹈教学法中,通过改变以往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