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竹马戏探源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马戏是福建地方戏曲的一个剧种,是福建省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之一。本论文力图探究竹马戏的起源、历史、表演形式、流传、演变等一系列文化现象。并试图通过对这个文化现象的探索与研究,促使这个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流传。自陈政、陈元光父子征服泉粤之间的“蛮獠”设立漳州府至今,漳州已经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陈政父子除了平定寇乱、开荒拓野、办学教民以外,还把当时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到了漳州。这些中原文化与漳州本土文化产生融合,于是形成了极富本土特色的、颇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竹马戏便是其中的一种。竹马戏起源于漳州市漳浦县,后流传于漳州各地,以及泉州、厦门、金门、台湾等地。竹马戏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明清时达到鼎盛时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走向衰落;建国以后又获得重生;“文革”期间,几乎遭毁灭;改革开放以来,虽经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与保护,仍面临失传与消亡。竹马戏早期以表演“弄子”戏为主,表演时多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颇似东北的“二人转”。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竹马灯”发展起来的,因此,竹子的道具和对马的动作模仿,是这个民间剧种的特点。有专家指出,竹马戏对高甲戏、歌仔戏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几乎与泉州的“南音”同时出现,同时成为闽南民间戏曲的化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26日人民网)(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时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意见》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竹马戏艺术是漳浦文明,也是福建文明、闽台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考察和研究本土的文化生活、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将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本文将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各种史实、数据、以及谱例,尽可能全面地将竹马戏的历史与本土文明结合,尽可能全面地通过竹马戏的演变展现闽南戏曲发展和人文发展的线索。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等原因,有关竹马戏的详细资料已大多从民间遗失,这给本文的写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本文将对竹马戏现今的传人和漳浦县文化局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尽量弥补由于第一手资料缺失造成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催眠”理论在传播媒介中的应用,来探讨《时尚》这本生活消费类杂志对受众的传播效果,以及受众对《时尚》杂志的“催眠”效应的反映及行为表现
本文阐述作为“柳始母神”、“子孙娘娘”的“佛托妈妈”在满族民众信仰中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指出伴随深层信仰核心观念的弱化 ,外在表现出的仪式随之消失。
目的:制订科学实用的《小儿癫痫中医诊疗指南》的症状表现、证候分类和分证选方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制订《小儿癫痫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凝血活性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将入选的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慢性肾衰竭并发血栓组和慢性肾衰竭并发出血组,并将慢性肾
采用铁苋菜、地锦草等中草药组成铁母散合剂.对杂交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铁母散合剂对西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均为80%,有效率
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前提要件是对于我国固有法律文化与我们所要借鉴的西方法律文化的深刻反省与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刻挖掘这两种法律文化的内在特质,发现
股权转让制度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有限责任公司是介于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之间的一种公司形态,兼具资合性与人合性特征。如何通过公司法上的制度安排,既保障股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裁判的基础和出发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法官对已经发生事物的一个复杂的认知和逻辑推理过程,其根本是对证据的评查和判定。但因特定时空条件的限制,直接用
公共图书馆为扩大图书馆影响,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藉由举办推广活动吸引读者参加,增加图书馆在民众心中印象,提升图书馆地位。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族群,设计更符合读者所需之推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多西他赛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作用。方法: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IIIa~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