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圈子的价值增值效应:经济效果和作用机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术界从政治关系、老乡关系、校友关系等视角为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证据,但却忽视了一个关键要素:中国的人际关系并非简单的“关系网络”,而是具有“差序格局”的“圈子文化”(费孝通,1948)。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圈内圈外代表不同的亲疏、信任关系,所遵循的法则也大有不同。只有小圈子成员才能共享资源、技术和信息。既有研究将“关系”等同于“圈子”,混淆了“圈子”与“关系”的概念,实际上,“关系”只是表面,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圈子”。“圈子”比“关系”更能体现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文化要义,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更具代表性,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更加明显(罗家德等,2014)。尤其是在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圈子”与资本已深度融合。风险投资领域的资本因联合投资的常态更易圈子化。风险资本圈子在封闭、信任和忠诚的环境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应对资金、信息和市场等风险。在新兴转型经济中,“圈子”作为正式制度的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风投机构自身及被投企业都具有显著的价值增值效应。但同时,“圈子”在被投企业上市后,为了创造条件顺利退出而诱发出资本错配的不公平问题,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的严重偏离,不仅侵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阻碍新兴市场规范发展,甚至关系到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深刻剖析“圈子”在资本市场的作用逻辑,引发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思考,对于理性辩证地看待风险资本圈子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增值效应有所启发。资本市场中的“圈子”现象逐渐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度量圈子文化”和“圈子”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这些基本问题,现有研究尚未给出满意的答案,相关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更为匮乏。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特殊的转型期,传统“差序文化”的根植和转型期的众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圈子”现象更加突出。本文在中国这一浓厚的“圈子文化”背景下,选取资本圈子化现象十分突出的风险投资领域作为天然的实验场所,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非正式制度、重复博弈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风险资本圈子价值增值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试图探索以下问题:第一,中国风投机构间关系的结构特征如何,风投市场是否存在“差序格局”的圈子化现象,资本圈子化表现出怎样的特征?第二,风险资本圈子化是否具有对风投机构自身的价值增值效应,作用渠道是什么?第三,风险资本圈子对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效应如何?在IPO阶段,基于隐性发行成本的视角如何影响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在上市后的退出阶段,从市场价值偏离内在价值的视角又会如何影响被投企业股票资产误定价?在资本市场的作用逻辑如何,有正面,抑或负面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本文选取清科私募通(PEdata)数据库中国风投机构2009—2019年联合投资数据,用区别于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多次的联合投资关系筛选、认证形成的“风险资本圈子”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在风险资本市场中与风投机构A多次共同投资同一个项目的风投机构为风投机构A的风险资本圈子,并构建风险资本圈子相关指标,以此体现在个体层面呈现的以风投机构A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为进行数据匹配和有效识别风险资本圈子,对数据库中所有风投机构、投资事件和退出事件进行了所属投资集团的识别。在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和在剔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后,本文共获得1413个风险投资机构数据,共计120434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静态及动态的风险资本圈子指标构建。首先,得到是否有“圈子”、“圈子”的广度和深度、“圈子”的能量等相关指标。再采用滚动时间窗口的方法,逐年滚动,在每一个窗口期进行重新识别,得到动态调整的风险资本圈子指标。在识别风险资本圈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风险资本圈子的表现特征,以此为基础研究资本圈层化对风投机构自身价值增值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风投机构圈子化现象明显,表现出“物以类聚”的同质性特征,投资阶段和投资行业重合度高、距离相近的风投机构更易抱团;也存在“优势互补”的异质性特征,投资经验和上市运作能力差异较大、本土和海外机构更易形成“圈子”。此外,风险资本圈子对风投机构自身兼具静态与动态的价值提升效应,“资本圈子”的力量不仅提高了圈内风投机构的投资数量、投资额度、IPO数量及成功率,还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阶跃效应”,当低层“圈子”风投机构成为高层“圈子”的合作伙伴后,投资效率加速提升。在进一步的影响渠道分析中,本文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产权保护较弱、法制化水平低、政府干预强的地区,风险资本圈子的经济效应更加明显,体现出显著的“润滑剂”功能。当面对监管政策变化时,“圈子”作为正式制度的补充,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的时期,增值效应越明显。此外,本文将私募基金管理政策变化作为外生冲击,研究发现风险资本圈子具有抵御政策不确定负面冲击的积极效果,“资本圈子”在私募资管新规后显著提高了投资绩效。(2)本文接下来从隐性发行成本的视角研究了风险资本圈子在IPO阶段对被投企业的价值增值效应。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仍不成熟,整体治理环境较差,高昂的隐性发行成本成为众多企业上市的“拦路虎”,极大阻碍了其成功对接资本市场的步伐,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识别出在公司上市当年及前两年有风险资本圈子支持,且在A股以IPO方式退出的公司信息,度量出IPO公司的相关“圈子”指标,以抑价成本、财经公关费和上市时间成本三个维度衡量隐性发行成本,系统研究风险资本圈子对隐性发行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圈子化的风险资本显著降低了IPO抑价率、财经公关费及上市时间成本。此外,圈子化的风险资本通过加强信息传递和公司内部监督、充当“润滑剂”、抵御不确定性冲击等渠道有效发挥“认证”功能,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系统降低隐性发行成本,促进了被投企业在IPO阶段的价值增值。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有风险资本圈子“背书”的公司在上市后越不容易发生业绩变脸,进一步证实了风险资本圈子的“认证”价值。(3)最后,本文从被投企业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偏离的视角研究风险资本圈子对股票资产误定价的影响。风险资本圈子在退出阶段会如何影响被投企业市场价值增值,在资本市场的作用逻辑如何?在IPO阶段,本文发现风险资本圈子具有“认证”功能,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系统降低隐性成本,对被投企业带来积极的价值增值效应。但是风投机构是理性经济人,资本追逐利益,风投关注股价。那么,资本的力量究竟会激浊扬清,纠偏资产错误定价,还是推波助澜,助推企业市场价值攀升甚至严重偏离基本面?本文进而研究风险资本圈子在企业上市后对股票资产错误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风险资本圈子对股价具有非对称影响,“资本圈子”力量越强,股价高估越明显,但不显著影响股价低估程度。这一效应与风投资本退出时间相关,在锁定期当年和锁定期结束次年,风险资本圈子显著影响正向的股票错误定价水平,助推企业市场价值膨胀,随后效应逐渐减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资本圈子通过盈余管理的内部渠道推高股价,同时,也通过机构投资者持股、媒体正面报道以及股票流动性的市场渠道抬升股价。本文揭示出风险资本圈子的机会主义特征,在顺利通过上市审核之后,为了自身利益诉求,在退出阶段通过不合理的手段推高股价,由此诱发出资本错配的不公平问题。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有较大的创新性。“文化与金融”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的研究话题,文化如何影响经济金融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但立足于我国的“圈子文化”研究,仍存在较大的突破空间。“圈子”比“关系”更能体现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文化根基,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更具代表性,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更加明显。在资本市场尤其如此,资本与“圈子”深度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圈子文化”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逐渐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度量圈子文化”和“圈子”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现有研究尚未给出满意的答案。本文选取资本圈子化现象十分突出的风险投资领域作为天然的实验场所,试图为上述问题找寻答案,为风投机构及被投企业价值增值、资本市场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为如何量化“圈子文化”提供了启发,拓展了关系网络的研究框架。经济活动嵌入在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早已毋庸置疑,但“关系”的结构特质仍然缺乏认真的梳理,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中的结构特质。关于人际关系的度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指标的构建也有所差异,主要取决于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学术界往往基于个人之间的关系连接,如校友、老乡、同事关系等形成的关系网络研究资本的力量,这些社会关系源于个人,并不能确定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极有可能陷入“有关系,无圈子”的假象之中。本文基于风险资本联合投资数据,手工进行数据的整理,对所有风投机构、投资事件和退出事件进行了所属投资机构和相应集团的识别,基于真实的机构间联合投资关系构建丰富的静态及动态风险资本圈子指标。本文的研究淡化掉“圈子”背后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关系,以更为直观、真实的风投机构联合投资关系为纽带联系资本,突出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关系内涵,是对关系网络研究和联合投资研究的拓展,完善了文化与金融研究的路径,也揭示了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中资本联结的现实。第三,本文在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现有文献一般从公司的监督管理、投融资效率、生产效率、联合投资、市场价值等视角研究风险资本的价值增值效应。本文立足于风险资本圈子化,基于“圈子”在资本市场的作用逻辑,构建“风投机构自身价值增值—被投企业IPO阶段价值增值—被投企业上市后价值增值”的研究线索,不仅从被投企业的维度,也从风投机构自身的维度全面地考察圈子化风险资本的价值增值效应。在研究被投企业价值增值效应的过程中,分别从企业IPO和上市后两个不同阶段出发:在IPO阶段,以财经公关费、抑价成本及时间机会成本系统衡量隐性发行成本,研究风险资本联合投资“抱团”结成的资本力量对隐性发行成本的影响,从机会成本的视角探究“资本圈子”的价值增值效应;在企业上市后的风投退出阶段,考察风险资本圈子如何从内部渠道及市场渠道影响股票错误定价,从企业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偏离的视角研究“资本圈子”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圈子”的价值增值路径,对“圈子”的利益动机及其在资本市场的作用逻辑进行了深刻剖析,引发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思考,对于理性辩证地看待风险资本圈子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增值效应有所启发,亦是对隐性发行成本及资产误定价成因相关文献的有益补充。第四,从研究意义来看,本文利用风险资本联合投资领域作为天然的实验场所,识别中国风投市场是否存在圈子化现象及“圈子”的构成特征,并用规范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梳理了“圈子”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逻辑及其价值增值效应。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助于监管方认清并重视资本力量的市场边界,对于如何识别各种场景中的“圈子”,利用“圈子”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对其加强动态监管、引导资本力量的有序竞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本文对于投资机构如何选择长期合作的“辛迪加”伙伴,不确定事件的应对及自身价值增值具有参考价值;此外,有助于从文化的视角剖析“圈子”的价值增值效应,为我国企业发展注入内在动力,对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对经济金融的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关系在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中的众多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作为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传递渠道以及合作交流的基础,社会网络影响着决策制定前的信息搜集,决策执行中的组织、落实和推行,以及决策实施后的反馈和动态调整。对于企业而言,董事会成员在不同公司董事会间交叉任职形成了连锁董事。连锁董事将所任职的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存在于企业之间的社会网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培育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优质现代企业。这些企业业已成为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现代经济的主要细胞,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柱和重要力量。这些充满活力并持续壮大的市场主体,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有效改善,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
学位
股票投资组合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不确定环境下金融股票投资组合蕴含了丰富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有的来自投资组合模型输入参数,有的来自股票市场的运动特征,也有的来自极端事件,还有很多其他不确定性,它们的扰动影响着投资组合最优投资策略的选择,往往使得最优策略不可行、不可靠,且投资组合性能十分低下。Markowitz的均值-方差(Mean-Variance,MV)模型是金融投资组合中最具影
学位
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和标的证券的不断扩容,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不断提升,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退出愈发便捷。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证监会不断制定并更新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的相关政策规定,大股东的减持退出环境得以逐步规范和优化。在此现实背景下,鉴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根据其控制权大小区分为控股与非控股,且非控股大股东能够因其不低的持股比例对公司决策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从微观层面探究上市公司非控
学位
生态补偿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绿色化”,建立健全纵横结合生态补偿体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水资源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水行政管理实行的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政府承担了生态补偿与受偿的主导角色。目前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权责不清、污染边界模糊以及成本与收益错配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流域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流域水污染治理不再是局部辖区的环境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资本市场之间关联性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剧了资本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在投资环境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当下,受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环境影响,与2008年经济危机和2015年沪深两市股灾类似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全球投资者更是面临市场周期的加速转换与随之而来的投资风格漂移挑战。迄今为止,不论是单一市场的股票投资还是跨行业的资产配置,乃至跨区域、跨国的混合投资,
学位
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是支撑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和工业变频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电能变换装备提质增效的关键部件。随着电能变换场景的日趋多样,对多芯片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研发需求由传统的粗放式、单一化方案验证向精细化、谱系化设计转变。然而,囿于衬底设计工作的复杂性,依赖人工经验和硬件测试的开发模式难以满足多芯片碳化硅模块日益增长的性能和开发时间要求。相比之下,基于虚拟迭代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因其灵活、高效和低成
学位
当金融体系遭遇“内部”或“外部”冲击时,金融风险会在金融体系内扩散、传染、集聚,整个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经济发展也会面临诸多问题,社会福利还可能出现一定的损失,这种类型的风险被称为“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次贷危机后,全球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紧随全球监管规则的改革步伐,中国自2013年1月1日起就全面实施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即中国
学位
长期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多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采用分层、分级的管理体制,高压的输电系统和低压的配电系统通常由不同的调控中心进行管理。然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运行方式的日趋复杂,传统的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独立进行管理调度、建模分析的方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未来电网调度运行业务发展的需求。为了精确处理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间日益增强的耦合关系,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适应输配系统一体化管
学位
直线电机可以在没有机械转换机构的情况下,实现电能与直线运动机械能的相互转换。因此,直线电机在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加工设备、电磁弹射等直线运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直线电机的推力密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在现有次级永磁直线电机和初级永磁直线电机的研究基础上,将这两类电机的拓扑结构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双电枢磁通切换永磁直线电机(Dual-Armature Sw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