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粹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被章太炎、孙中山、李大钊、梁漱溟、毛泽东以及当今的新左派等知识分子广泛吸取与利用,特别是它长期依附与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由于其正式名称在中国并不经常使用,而是潜隐于“平民”、“大众”、“工农”等各种经过置换的历史叙事背后,因而多为研究者所忽略。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理所当然地记录下了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奔流涌动的脉络,但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至今还没有一篇关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因此,笔者认为,从文学的视角切入,梳理、检视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转化衍变过程,当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此加以宏观研究,以期对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关系作出较为全面、客观、新颖的揭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民粹主义”略说。“民粹主义”这一正式术语源自俄国。而俄国之所以能造就出民粹主义的典型范式,则又是由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理论资源决定的,其中,法国卢梭的平民社会观以及俄国特有的农村“村社”(mir)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知识分子具有民粹主义倾向,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世界现象。民粹主义不仅在俄国曾风行一时,而且在东、西方许多国家的近、现代化进程中也都曾出现过,由于各国历史及国情不同,形态难免互有差别,但它们依然有着共通的特征。第二章、中国民粹主义思潮及其衍变。民粹主义在中国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所提倡和发起的“到民间去”的运动,一是来自于中国本土所固有的文化资源。中国近代具有民粹主义思想倾向的代表者是孙中山和章太炎,孙中山是中外综合型的,而章太炎是古今综合型的。“五四”时期,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是早期的共产党人李大钊。30年代,围绕中国的出路问题,以梁漱溟为首的乡建派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其乡村建设理论与俄国民粹派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毛泽东的身上始终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民粹主义冲动,且这种冲动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并于“文革”时期达到了颠峰之态,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章、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民粹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重要思潮之一,不时地反映到文学上来,对之产生了重要影响,给20世纪中国文学染上了斑驳复杂的色彩。本章从如下几个方面结合创作观念、创作实践以及作家心态分别加以阐述:中国近代民粹主义与文学,“五四”平民文学观及创作实践,文学大众化运动,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解放区样板实践——赵树理的创作,民粹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民粹主义与新时期文学。第四章、对民粹主义及其与文学关系的反思。民粹主义并不是由平民或大众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精英知识分子批判现代化的重要社会思潮,有明显的反智论倾向。民粹主义虽然隐含着内在的张力,有排斥知识分子的隐性结构,但它所蕴涵的道德形象则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道德感召力。到了新时期,民粹主义信念在知识分子中却逐步丧失了它原初的真诚和激情,沦为一种空洞的虚指,蜕变成知识分子于饱经打击之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甚至还成了一些知识分子标榜自己世俗立场,迎合市民趣味的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