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探讨难治性胃溃疡的血管分子学机制。方法:收集28例因难治性溃疡和并发穿孔等并发症而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作为难治性溃疡组,取其溃疡周边和远处组织,同时收集30例首诊为胃溃疡且经胃镜证实的患者,取溃疡周边和远处组织与难治性胃溃疡组作对照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bFGF的蛋白表达,Ⅷ因子法标记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 难治性溃疡组周边区的VEGF阳性细胞数为39. 17±2. 71,远处区为57. 34±4. 03,对照组溃疡周边区和远处区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8. 42±5. 49和71. 51±3,68,两组患者溃疡周边区和远处区VEGF阳性细胞数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1) 。(2) 难治性溃疡组周边区bFGF的阳性细胞数为:62. 49±3. 05,远处区为73. 44±4. 23,对照组溃疡周边区和远处区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86. 32±4. 7l和93. 54±3. 16,两组患者溃疡周边区和远处区bFGF阳性细胞数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1) 。(3) 难治性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疡组周边区血管数为9.71士2.30,远处区为11.47士2.73;对照组溃疡周边区血管计数为H.03土2.16,远处正常胃组织为11.97士1.89,两组患者溃疡周边区和远处区血管计数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溃疡周边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远处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溃疡病灶周边及远处相对正常胃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和VEGF、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溃疡病灶周边组织血管数量较正常胃组织明显减少,说明难治性胃溃疡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局部血管生成减少有关。而通过VEGF和bFGF的检测,其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可以推测,血管生成的减少与二者表达下降有关。难治性溃疡迁延不愈或并发穿孔的原因之一是与周边组织VEGF、bFGF的表达下降和血管生成减少;促血管生成应是防治溃疡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采用各种方法促进生长因子表达、提高血管生成可望加速溃疡病灶的愈合。关键词难治性胃溃疡,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