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变化问题早在1960年针对提高经典模型的预测精度被G.C.Chow提出,只要由分段回归而构造的F统计量超过了给定的临界值,就认为发生了结构变化,而发生结构变化的临界点就是结构突变点,对结构突变点的研究就构成了结构突变问题,结构突变问题随着单位根和协整理论的发展而被得到深入研究。事实上,结构突变问题和单位根及协整理论一起构成了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前沿课题。但是目前,结构突变问题在理论上尚未成熟,实证中运用也是很有限,尽管如此,对结构突变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意义重大。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弄清楚结构突变的内在机理,实际运用中结构突变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上证指数对结构突变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上证指数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结构突变特征,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呈现出了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一方面,如与GDP增长率相背离,却与净出口、货币供应量等具有同步的特征。因此,从数量的角度揭示中国股市运行特征规律,是研究中国股市的基点之一。从数量上揭示我国股市运行特征,从理论上阐释股市数量特征的经济原因构成了本文的实证目标。 关于结构突变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有关单位根的结构突变问题和协整的结构突变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前者。国外,有关单位根的结构突变研究主要集中在90年代的美国,即所谓“Perron现象”和“部分逆Perron现象”等。国内这方面的文章很少见,李子奈老师的博士生王少平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上述两种结构突变问题的研究,他主要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结论,并对结构突变问题作了有关新的探讨与评述。本文对于结构突变模型尚没有更深的突破,但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对结构突变的内在机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并重新对结构突变及相关问题加以了新的定义,笔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提出了“结构突变由外生因素引起,内生因素不会引起结构突变”的判断上。随后运用笔者新的提法解释了历史上出现的疑难问题,最后也依笔者的思路分析并解释了上证指数结构突变的经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