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西地区地形复杂,山脉众多,对暴雨的范围及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2011年9月1-18日(简称“11.9”)发生在华西(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持续18天特大致洪暴雨个例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多种资料诊断分析,并运用GRAPES meso模式对其中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不同高度的海拔敏感性试验和不同宽度的豁口试验结果,揭示了气流与地形相互作用对本次致灾暴雨的影响,为本地区的暴雨预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如下:1.大尺度环流背景研究分析表明2011年9月华西地区的暴雨是由多种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不同的环流形势相继发展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乌拉尔地区从高压脊的发展,到阻塞高压的形成,再到阻塞高压减弱成为深厚高压脊,冷空气源源不断的往南输送,在华西地区与南来的暖湿气流交汇,这一过程是本次秋雨连绵不断的原因之一。其中16-18日在双台风洛克和桑卡以及蒙古高压共同影响下,850hPa在黄、渤海形成偏东水汽通道,使大量水汽经华北平原输送至华西地区,也是本次暴雨的重要水汽来源。直到19日阻高彻底崩溃,降水结束。2.中尺度降水系统及成因研究表明:9月16-18日期间,秦岭以南有4个中尺度雨团自南向北推进,陕北地区也有3个雨团自西向东推进,多个雨团同时在华西地区汇集,是造成暴雨及次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期间,秦岭、陕南、关中及其周边地区持续存在大范围位势不稳定层结,不稳定带与雨团移动路径相一致,表明位势不稳定层结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必要条件,而地形则成为触发位势不稳定释放的重要原因。3.数值试验表明:从四川盆地到陕西中南部,平原与高大山脉的交错相间地形导致条带状正负相间的垂直次级环流产生,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抽吸作用,加之该地区持续丰沛的水汽交汇,从而引发大范围强降水。其中16-18日在黄、渤海形成的850hPa偏东水汽通道被秦岭分割为南北两支,北支在秦岭北侧受到迎风坡阻挡,形成强迫抬升和水汽辐合中心;南支暖湿气流大部分从湖北西部顺着汉水河谷灌入汉中平原,受到“喇叭口”地形挤压而辐合上升。另有少部分暖湿空气部分深入到大巴山以南地区并与来自东南沿海和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在川陕交界和四川盆地北侧汇合,形成另一个强水汽辐合中心。4.海拔敏感性试验中在削减了秦岭及大巴山的海拔高度后,南北两支水汽汇合成一支,在北方冷空气的推送下,直接进入四川盆地,使四川盆地中南部的降水增大。关中平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的水汽辐合显著减少,导致该地区降雨量减少。敏感性试验还表明:海拔高度与地表起伏度均对降雨有较大影响,在同样海拔情况下,地表起伏度越大,就越容易产生暴雨。5.豁口敏感性试验表明:当秦岭山脊处的豁口的宽度增加至55km以上时,可导致原本堆积在关中平原的水汽大量灌入秦岭以南,使得850hPa水平风辐合线南移,关中平原及四川盆地北侧降水减少,而汉中平原南侧及四川盆地中部降水增加。另外,由于豁口的出现导致北风分量加强,从而造成绕秦岭以南的气流减少,汉水河谷的“喇叭口”抬升效应也相对减弱,降水更多的是由水平风场辐合线抬升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