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患者服药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西医症状体征、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为痛风清热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骨伤科门诊。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病患80例。将80例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病患一般资料治疗前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均运用基础方案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痛风舒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痛风清热方,持续服用7天。治疗前、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观察并记录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西医症状体征、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以及安全性。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处理,设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果和结论。结果:1.诊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患诊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P<0.05);组间比较,在诊疗后第4天及第7天观察时点,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西医症状体征积分值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患诊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诊疗后第4天及第7天观察时点,两组间西医症状体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值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后较诊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诊疗后第4天及第7天观察时点,在降低血尿酸值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在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引起的中医证候、西医症状体征及降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均具有明显疗效。2.在改善中医证候、西医症状体征及降低血尿酸方面,痛风清热方较痛风舒片有更好的疗效。3.痛风清热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