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式地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探索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可行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农民大国,乡村中国的国情没有改变。这里的“乡村中国”不是狭义的中国乡村,而是指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形态的具有独特特质的农民、农村、农业占主体的社会。1949-1976年,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这一初始条件,并在两大阵营展开冷战而导致的相对封闭的形势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经过考察,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概括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新中国具体的国情,并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基础,所走的一条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保障、以调动地方积极性和激发广大人民劳动热情为重要动力、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的赶超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工业化基础又极端薄弱,为了维护新生政权,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不得不选择了“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通过领导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农业集体化经营;通过“统购统销”的政策,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征收农产品剩余;同时又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通过这种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部门中,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材料,保证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顺利展开。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如在经济上初步建成了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政治上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民主的制度。1956年前后,在反思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开端,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两种不同矛盾的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以及“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意见。但是客观来说,由于人们当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了解不多,在实践中急于求成,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不同程度的失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快速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在比较短暂的时间内,建立起相对全面的工业化体系,在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讳言,这一现代化道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资金来源,除了部分来自前苏联的支援外,更多地依靠农业的剩余和农村利益的输出以及由全国人民的低消费来支撑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不顾条件、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带来的消极后果也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尽管出现了一些失误,走了一段弯路,但取得的成就仍然是主要的,它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创提供了物质条件,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国情,继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协调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等各项民主制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