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防污漆配套连接层树脂的制备与连接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硅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SFRC)具有对环境友好和长效防污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与有机硅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相配套的防腐底漆通常为环氧体系,由于环氧底漆与SFRC相容性差且连接能力弱等特性经常导致防污外层脱落,导致防污失效。因此,开发一种与SFRC和环氧底漆相配套的中间连接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防腐底漆H44-61和防污面漆FRC-725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邵氏硬度、弹性模量、表面接触角等测试获得底漆与面漆的表面特性和活性基团特征,并据此对配套连接层结构与性能设计提出了要求。
  以5000cP羟基硅油作为基础材料,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固化剂,通过引入胺类附着促进剂和环氧类附着促进剂制备有机硅弹性体连接层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单一附着促进剂仲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连接层性能提升较为显著,连接层与环氧底漆附着强度最高可达到2.40MPa,连接层与有机硅面漆附着强度最高可达1.15MPa。仲氨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环氧基三甲氧基硅烷复配可以使连接层与环氧底漆附着强度最大可达3.17MPa,与有机硅面漆附着强度在1.00MPa左右。进一步向有机硅弹性体连接层树脂中引入少量高分子烷烃可使连接层破坏方式由剥离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附着力增加。
  以有机硅物理改性环氧树脂作为主体材料,氨基硅树脂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作为固化剂,并引入低粘度羟基活性分子制备出连接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改性环氧连接层树脂,其与面漆附着强度最高可达2.83MPa。在上述体系中进一步引入少量端氨基丁腈橡胶(ATBN)后,连接层破坏方式由剥离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
  通过溶液浸蚀法和红外光谱表征对连接层连接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接层与环氧底漆主要通过氨基和环氧基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键合;连接层与有机硅面漆主要通过烷氧基或硅羟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键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对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细胞状态的基因表达在单细胞水平上的高通量获取得以实现,这令生物学家能够在细胞群中剖析细胞的异质性,也因此催生了许多单细胞方面的工作。其中,通过单细胞数据识别细胞类型是很多研究工作的基础,细胞类型识别的精准与否对下游工作的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识别细胞类型的方法受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限制,仅能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当然这些丰富的研究工作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共享知识、分享内容的主要平台,大量的文本数据被互联网所记录,对于这些结构复杂且内容多样化的信息,如何被用户所查阅或检索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网络问答社区中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信息,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利用多标签文本分类技术可以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问题话题。  多标签文本分类技术是指为每个文本打上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标签,使得这些标签可以大
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矿城市大多采取“缘矿而建”的开发模式,由此形成较为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随着煤炭资源优势的减弱,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新经济制度与产业结构对煤矿城市的空间产生新的发展动力,促使煤矿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论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煤矿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讨煤矿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寻求引导煤矿城市空间健康、持续发展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r(Ⅵ)废水、废渣由于人类的随意排放、堆放使水体和土壤中Cr(Ⅵ)含量超标,破坏自然环境,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解决水体和土壤Cr(Ⅵ)污染势在必行。兼具还原性与吸附性的海绵铁和生物铁泥材料在一些水处理行业研究成果丰硕,生物铁泥是在普通活性污泥中加入海绵铁,在生物和铁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强化吸附、凝聚、生物降解及沉降作用,但在治理Cr(Ⅵ)污染还鲜有报道。  本论文针对海绵铁
学位
随着箱梁桥向长悬臂、大腹板间距、薄壁轻型化等方向发展,其力学特性和计算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对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部分已被纳入到桥梁设计规范中,但对箱梁弯曲变形时翼板横向位移的定义及其对静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还极为缺乏,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基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468032、51508255)和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18017),结合薄壁箱梁经
黄土高原分布于我国西部,是强震易发区,容易诱发大规模密集连片的黄土滑坡震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西部黄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发展。隧道作为交通生命线工程的主体结构之一,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区修建时,进出口部位不可避免地容易形成傍山的黄土偏压隧道。而震害调查显示,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是隧道震害的易发部位,且黄土具有动力易损的力学特性。因此,对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段
学位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区是我国原油管线穿越和成品油(柴油、机油等)转输的重要枢纽和途经之地,管道加热技术的应用逐步缓解了该区域冻融循环引起的管道破损原油泄露问题,而成品油运输事故及其转运油站废弃引起的油品泄漏已成为土壤及水环境(土壤水和上层滞水及地表水)污染的首要来源,污染亟待解决。该区域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石油类污染现状、迁移转化机制和石油污染微生物响应机制等方向,但就不同石油烃类污染(如柴油、机油)
在中国,由于当前的抗震,城市的发展,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等诸多因素导致建筑物的地震要求会定期修订,以适应当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实用性。同样,有时将为特定用途而设计的建筑物用作其他用途,并要求根据规范进行重新检测。设计规范的修订导致现有结构不符合当前规范的要求。有时是由于当前方法,材料和构造技术与旧方法之间的差异。伴随着拆除和重建带来的经济和安全挑战,加固现有结构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桥梁损伤带来的安全隐患常常会酿成重大事故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大跨桥梁结构的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保障桥梁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日益得到重视。对悬索桥为代表的规模大、跨度长、成本高的大型悬索桥结构体系而言尤为重要。吊索是悬索桥结构的主要传力体系之一,同时更是耐久性的薄弱环节,因此,吊索体系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的重要内容。影响吊索体系耐久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腐蚀、疲劳等因素
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尤其是镉离子Cd(Ⅱ)毒性很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极大,采用磁性纳米羟基磷灰石(HAP/γ-Fe2O3)作为吸附材料,通过吸附法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已成为废水处理的常规方法。真实水体中通常也会广泛存在溶解性有机质,例如胡敏酸、富里酸、单宁酸(HA、FA、TA)等,由于其可以影响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溶解性和迁移能力,甚至可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采用HAP/γ-Fe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