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是度量股票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充足的流动性促进投资者更快的完成对于股票进行的买卖请求,也是企业筹资者进行上市融资与再融资的重要保证。毫不夸张的说,充足的流动性是股票市场进行交易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基础,不仅能够提高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优化与发展。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分类中,市场参与者行为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基本因素。作为股票市场的交易主体,市场参与者通过参与行为和交易行为特征影响流动性。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行为为市场提供资金,从而构成流动性的源泉。但是不同市场参与者,比如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具有的不同行为特征会对流动性造成不同影响。本文选取机构投资者角度对于流动性进行分析。因为近十年中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机构投资者对于流动性的影响在理论界也有较大分歧。通过对于该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善股市流动性以及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回顾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对于流动性的概念和度量方式进行了梳理。目前我国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15.6%,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而其中的较为重要的投资机构有证券投资基金(包含公募与私募)和保险资金;而流动性度量方面,主要有价格法、交易量法、价量结合法和时间法四类方法,由于高频数据的获取困难,本文没有选择度量效果最优的时间加权价差法,而是选择经学者验证过的在中国股市具有优越性的Amihud指标。其次,对于机构投资者影响流动性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资源优势、理性投资理念、参与公司治理、不同行为的方式,机构投资者对于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参与公司治理由于能够稳定股票市场的市场预期,缩小价差、增加成交量,对于流动性是有促进作用的。而机构投资者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短视行为与羊群效应都扩大买卖价差,减少交易量,降低了股市流动性。最后,本文通过对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与市场流动性的关系建立VAR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在股市不同时期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和低迷期,专业机构投资者对于流动性起促进作用,但是在牛市和回调期表现为阻碍作用。这说明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能并不积极,并且其一些行为特征,具体表现为短视行为和羊群效应,降低了股市的流动性。因此,本文提出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完善投资理念、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参与公司治理积极性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提高股市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