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更进一步地,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2006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选取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2011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参考Sarma提出的指数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9个反映我国各省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计算普惠金融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7年,我国30个省市(除西藏)的普惠金融指数有了明显地提高,说明我国整体的普惠金融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比较这12年各省市普惠金融指数的均值,发现地区差异相对较大,青海、贵州等省的普惠金融指数不及北京、上海的一半,这表明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严重失衡。第二,借鉴马彧菲等的研究方法,将金融的广度与深度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基于差分GMM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于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未来需要努力完善普惠金融体制的建设。接下来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靠政府来支持和引导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央财政需要做好普惠金融发展专项基金与风险补偿基金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或放宽条件让弱势群体获得享受金融服务的入场券,提高他们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二是,改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管环境并推行改革创新试点,在实践中求得更好的发展途径并带动经济增长。三是,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科技发展普惠金融。政府要积极地进行引导,创建一个完善的互联网普惠金融信用征信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对于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还要为小微企业与中低收入群体开发相应地金融产品;大力宣传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弱势群体的覆盖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