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美洲地区初探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地作为人类生存空间扩展的重要方向,山地城市的开发建设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山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山地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山地居住人口急剧攀升等。然而,由于人们对山地特殊性认识的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山地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破坏,并忽视了山地城市特色的建设。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术界研究者与规划建设者对山地城市的关注和思考,而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成为相关各界讨论的议题,同时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山地城市的建设。  本论文旨在从人居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尺度,对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认知,总结了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图谱特征、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为未来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供一些基础与参考。  论文共分7章,前2章为理论研究,中间3章为实证研究,最后2章为理论总结。现把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国内外美洲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综述、相关概念、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重点及时空界定、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以组成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物质要素和它们演变所生成的形态模式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以时空为主线对论文展开阐述。  ②美洲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概述:从对美洲山地城市的区域整体认知出发,在熟悉美洲历史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背景环境的基础上,探析了美洲山地城市发展历史进程,辨析出美洲山地城市分布规律,为后续各时期典型山地城市案例的选取提供依据。  ③古代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古代美洲山地城市是一种政治宗教中心,城市为“神”服务,城市形态是宗教思想的体现。本章立足于古代美洲宗教文化中对山丘等自然崇拜的时代背景,阐述了美洲地区山地城市建设进程,总结了古代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类型,并提出古代美洲山地城市是一种单中心的初级发展模式。城市形态类型从城市布局方面分类,可分为分散组团型和集中团块型;从地理空间布局上看,城市与山地的关系可分为三类即城在山间、城在山上、城在山谷。  ④殖民时期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殖民时期印第安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殖民文化渗透美洲各个方面。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矿产资源的疯狂掠夺,使美洲经济、社会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殖民者统治及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山地城市在布局以及建筑上透着强烈的欧洲城市特质,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一种单中心紧凑发展模式。城市形态类型可分为自由生长型城市和规划型城市,根据城市平面形态分析,殖民时期改建或新建的山地城市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团块型、Y字带型、条带型。从地理空间布局上看,城市与山地的关系可分为四类即城在山间、城在山上、城在山谷以及城在山水间。  ⑤近现代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美洲各国独立后,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带了城市的高速发展,机器的出现,城市人口的集中,运输方式的改进,都为城市结构的改变及城市形态的演进带来了很大影响。山地城市规模高速扩张,呈现出外延跳跃发展模式共存,并逐步走向跨越式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原有的“单中心结构”到“多中心的结构”的转变,大都市区越来越多。城市形态类型平面形态上可分团块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4种。从地理空间布局上看,城市与山地的关系可分为三类即城在山间、城在山谷以及城在山水间。  ⑥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总体结论及启示: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整体认知。将美洲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归类总结包括形态类型和地形类型,探索出了经历几个时期的发展后美洲山地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同时也为我国将来山地城市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⑦结论:对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其他文献
西方古典建筑在中国产生影响始于十九世纪.在这种迥异的建筑风格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建筑界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并影响到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在世界建筑多元化的今天,在对历
如何开窗,是该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该文以分析形式和效果的相互关系为手段,运用美学规律及发展的观点,对当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窗的形式及设计手法进行分析研究.全文分为四章.第一
该文旨在论证将筒子楼改造成单元式公寓住宅的在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各种可能性,进一步提出各种实用的具体改造方案,并探讨旧住房的改造再利用对城市住房更新的意义.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黎香湖镇境内多山,地形以山为主。黎香湖是国家中型水库,水质优良、岸线曲折、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海拔最高、温度最低
学位
该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轴"这一城市物质环境设计中广泛涉及到的概念,研究城市中形形色色的轴的现象及其本质,分析它们的形态特点和组织规律,进而提出在城市设计中运用的原则
该文以动态表现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空间形态中运动概念的表现形式,探讨了动态表现的制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设计策略,以期对建筑评论
该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通过对建筑雕饰基本理论的探讨,中西方建筑雕饰发展历史的分析,以及当代建筑雕饰设计现象和问题的阐述,勾画出一幅关于建筑雕饰的较为完整的图画.
该论文试图由"市民社会"这一社会学概念的引入出发,对当前中国广场设计的"现代化"语式提出质疑,且通过构建"市民社会广场"这一新语式提出将"国家-社会"之良性互动作为"市民社
弹性住宅的研究来源于对居住对象的调查分析.研究涉及一般性的家庭需求和特殊居住个体的需求.随社会发展,家庭结构不断演变、家庭生活方式趋于复杂多样化、家庭微观生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