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社会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体性社会”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时代,盛行的是集体主义,客观要求个体意识的泯灭与顺从。所以,国家几乎垄断着全部重要资源,而且,以这种垄断为基础,国家对几乎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行着严格而全面的控制。但“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束缚与控制。个体的崛起对群体意识、集体利益产生了反动,同时,个体的地位、意识、权利得到了提升和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体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和闲情,从而拉动了整个社会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水平。个体对休闲的需求与渴望倒逼着中国武术的技击、竞赛、锦标功能逐步让位,其休闲、健身、娱乐功能日益凸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个体化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当下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武术的个体化特征做出社会学分析,整理出武术自身与个体化社会的契合点,从而制定出中国武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认为:伴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武术的发展脱离了国家控制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了多元的发展方向。然而,逐步发展的“个体化社会”的某些基质却打破了中国武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场域,消弱了其家族、师徒传承方式;动摇了武术门派存在与延承的社会基础。但是,“个体化社会”进程中武术的休闲功能被凸显,有“力”的社会环境、有“利”的文化环境以及有“理”的经济环境又可满足武术休闲再度勃发的客观需求和主观观望。可以说,这种“闲”味十足的“个体化社会”为武术休闲的发展提供了新场域,能够使其成为一种既能消遣娱乐、锻炼体能,又能充分展现休闲者精神品格、弘扬传统文化且具有完善形式的“民族品牌”,从而成为中国人休闲的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和行为姿态。
其他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公共体育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公共体育文化进行了定义,借助邢文华教授有关指标体系筛选方式,筛选出能反映苏州市公共体育文化建设的指标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成为中学体育教学探索研究的问题。健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