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决定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均衡条件下汇率的长期走势;另一种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指令流、市场参与者行为特征以及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等因素如何影响汇率的中短期变动。本文采用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研究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分析人民币汇率如何决定,以及央行干预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具体来讲,本文在详细分析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电子指令撮合系统和做市商系统同时存在的现状,围绕人民币汇率日内价格形成和日间价格形成这一核心问题,构建了一个有央行干预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交易模型。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规则、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以及动态规划等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由七个命题组成的均衡解。根据对模型均衡解的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存在精炼贝叶斯均衡解,每阶段的所有会员提出共同报价(Common Quote)。前三个交易阶段的报价相同,是第四阶段报价无偏估计与风险溢酬之和,第四阶段的均衡收盘价是流动性供给者外汇资产风险头寸的线性函数。现实的具体表现是:外汇市场开盘至盘中阶段,银行报价的变化较为平稳,市场的买卖双方通过指令流决定了报价的变化方向和程度。相对于前三阶段报价,第四阶段是报价的均值回复过程。
(2)在日内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中,存在均衡的日内会员交易策略。在第二交易阶段,会员必须在银行间交易市场交易以弥补第一阶段的头寸变化,甚至持有部分投机头寸以期待第三阶段报价带来的收益。在第三交易阶段,会员将反向调整头寸以防止第四阶段报价的回调。尽管会员在不同阶段采取的交易策略不同,并且其交易行为具有保密性,但在精炼贝叶斯均衡下,其他市场参与者仍然可以从均衡解中找出该会员的报价和交易规则,并预期其下一步的行动。同样,中央银行也可以根据会员的均衡报价和交易决策来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
(3)日间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是在日内人民币汇率决定基础上的扩展。根据模型的均衡解可知,产生日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有三个:当期汇率与宏观变量预期之间的定价误差,宏观变量增量方程中可公开观测的新息,以及指令流的信息。
(4)中央银行的干预量由系统内生决定,影响它的因素包括:会员日内报价策略、会员第二阶段的交易策略、流动性需求者头寸的变动,以及流动性供给者的上一期头寸。由于日内报价波动幅度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以及会员最高持汇规模的限制,央行与流动性供给者共同分担流动性需求者总头寸的变动。由于我国对境内居民持汇限制较严,流动性供给者的供给能力不足,央行被迫承担流动性需求者总头寸变动的绝大部分。
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为市场参与者以及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为人民币汇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文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外汇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具有学术价值,对于深化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策略具有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