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问题,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发展低碳经济,虽然可以带来节能环保效益,但是为了实现这目标,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会阻碍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因此,选择何种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应慎重考虑。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其特殊的背景,一是,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目前中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要摆脱落后局面,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产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中部地区正处出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重工业化倾向比较明显,同时也经历着东部地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另外,中部还面临着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两大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部地区如何权衡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本文研究重点。由于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阶段等存在较大差异,低碳经济的内容和标准亦不能一刀切。据此本文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低碳经济强度问题,并结合低碳经济发展强度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分为:低强度、中强度以及高强度地发展低碳经济。其中低碳经济强度的划分方式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基于此本文先对中部发展低碳的条件现状进行分析以此做出选择,并以江西为例具体研究。在对中部进行分析时,针对条件是否可行,首先分析了为缩小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所需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相应的能源消费总量,并通过比较传统道路与低碳道路两种发展途径实现既定经济发展目标所需投入的成本,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其次,进一步定性分析了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与挑战;最后,得出目前中部地区只适宜低强度发展低碳经济的结论。在选取江西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时,本文先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条件进行SWOT分析,再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江西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因子,即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强度。其中,对于降低能源强度本文从节能途径采取定性分析,并与东部发达省份浙江做对比;而对能源结构,本文主要从能源条件、技术状况以及市场需求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并简要定量分析条件可行性,最后得出江西更适合低强度发展低碳经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总结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目前应选择低强度地发展低碳经济,只有当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达到一定阶段时,才能全面、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也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最后,本文对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