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长篇书信体小说《蛙》是一部以我国计划生育为主题的小说,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蛙》秉承了莫言一贯的幻觉现实主义风格,聚焦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执行中的问题和政策本身,从人文视角展现了文学家对法律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思考。论文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的带来的压力使我国生育政策由“鼓励生育”向“限制生育”过渡,计划生育初见雏形;早期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为平稳,并在城市地区取得初步成果;中期严格的“一孩”政策使计划生育取得了突出成效,也饱受争议;后期计划生育向法制化、宽松化发展,目前进入“单独二孩”时代。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备受关注,学界对其评价亦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经济腾飞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亦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早期面临传统生育伦理的反抗;中期在城市和部分地区执行平稳,但也存在着多元矛盾并引起冲突;后计划生育时期又遭遇过低人口出生率带来的新难题。《蛙》如同“史诗”一般全面展现了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对历史上和现实中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执行遇到的问题作了相应的呈现,历史层面着重表现了权力对个体的规训,现实层面着重表现了现实社会中生命的异化与计划生育的尴尬处境。《蛙》形象地再现了计划生育背景下各类典型人物的选择与归宿,这种形象性与典范性的表达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反思计划生育执行问题。同时《蛙》以一种超现实的魔幻手法对来处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最终命运,这其实包含了作者的价值评判。但《蛙》对计划生育的书写也是有限的。一方面,作家的个人情感、创作倾向影响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表达;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也不等于法律普及,《蛙》的主题并不限于计划生育政策本身,而是有其更深层次的内涵。《蛙》所体现的人文情怀和正义理念对于计划生育改革很有意义。《蛙》所培养的全面客观的历史态度有助于计划生育法制的人性化、科学化,莫言运用想象与情感对计划生育执行问题作出的文学裁判能够起到填补计划生育法制不足、引导社会正义观念的作用。文学所表达的“诗性正义”的理念可以成为国家和时代的平衡器,在“诗性正义”视角的指引下,结合法治中国的大背景,计生政策仍需进一步改革:以生育权为本位、以依法行政为原则完善生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